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欢迎您访问湖南师范大学网站!

【光明日报】湖南师范大学实践团探路乡村立体农业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禹爱华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1日 17:50 点击:

“折尔村四面环山,当地百姓靠山吃饭。”乡村振兴专干邓小军开着皮卡车一路盘山而上,直入折尔村深处。近日,湖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千两茶香,共品安化”暑期实践团在湖南益阳安化县折尔村受到村委会热情欢迎。实践团环山考察,探寻乡村振兴战略下折尔村交出的独特“山地答卷”。

环山考察中,实践团成员多地走访,深入梯田式鱼塘、黑山羊养殖场、中药材基地等。折尔村利用山区地势与气候,凭借六步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质水源,并依托安化黑茶产业,构建起了“山顶药材、山腰养殖、山脚稻田、环山鱼塘”的立体农业体系,实现种养殖融合与产业互补。相较其他村落发展农、林、牧、渔单一业态,折尔村打造块状全业态覆盖,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鱼塘航拍图

作为立体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依山而建的梯田式鱼塘展现了乡村人民的智慧结晶,助力折尔村新发展。整个鱼塘自2020年开始建设,顺地势环山修建,分为6个塘,总面积70多亩,以四大家鱼养殖为主。“一个塘蓄水水位太高了,淹没两岸,浪费资源嘞。”村干部说道。单个的高水位鱼塘淹没两岸大片山地,既浪费土地资源,在雨季又会对附近居民造成威胁,而梯田式鱼塘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据悉,养鱼全过程均为人工投喂牧草,零添加保证鱼肉品质,鱼塘自山泉引水,充分发挥当地水质优势,发展高品质生态农业。

邓小军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黑山羊养殖场

在折尔村种养结合的发展模式里,黑山羊养殖场成为循环运作的关键一环。未见其羊先闻其声,木棚内各色山羊挂着大小不一的铃铛,用于放养山间时确定方位。据介绍,黑山羊是近年引入的品种,不同于当地白山羊,生长速度快,一年可以长60-70斤,自繁自养,能有力促进乡村增收。

除此之外,折尔村干部还积极动员有实力的年轻人返乡创业,鼓励他们参与投资中药材基地、梯田式鱼塘等项目,为村里留守老人提供了收入来源,维持正常生活开销。村干部们敢闯敢干,勇做折尔村发展振兴的“领头羊”,让致富的“叮当声”传播到每家每户。

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带领下进行调研

在湖南师范大学驻安化帮扶组唐存忠、李涵、李强三位老师的帮助下,经由新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芙蓉学者吴果中教授以及文化青年人才陈淼副教授的现场带领,“千两茶香,共品安化”暑期社会实践团作为湖南师范大学首支进驻帮扶村的学生队伍,他们翻山越岭,走村串户,解码乡村特色农业生态之道,记录乡村振兴的“山地答卷”,精准传播助力乡村振兴,体现了新闻传播学子的奋进作为。

原文链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11ef062d13ce46e39c5d2a357b36e7e2



上一条: 【新湖南】青春“三下乡”| 千年农耕智慧焕新,“古法新酿”重塑耕地活力
下一条: 【光明日报】“大数据大模型时代的经济建模与金融研究”专题研讨会举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