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欢迎您访问湖南师范大学网站!

【光明日报】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一核四翼”培养人才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禹爱华 关琳龄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8日 11:44 点击:

近日,在实体书店创新大会暨年度最美书店发布活动上,湖南省长沙市笨狼家·林木森书店成功入选“全国最美书店”,为长沙文化版图再添亮色。

笨狼家·林木森书店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汤素兰创办,在开业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已累计举办六十余场讲座,与数千名读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精灵系列作家陈妍、吴竹渠、付怡冰与陈王涵皆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汤素兰团队成员,已出版《山海间的非遗·精灵系列》儿童文学作品《蝴蝶精灵》《银月精灵》《枫树精灵》《草药精灵》和《生命精灵》。该系列作品以博大的非遗文化为核心,搭建起一个奇幻与现实相交织、历史与未来相碰撞的童话世界。

这一系列的成功都得益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新蓝田经验”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核四翼”人才培养模式。该培育模式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先进社会主义文化和革命文化为“一核”,以学术表达能力、师范教学能力、媒介表达能力和创意表达能力为“四翼”,旨在培养学用结合的中文专业复合型人才。

其中,“第四翼”聚焦学生的创意写作能力,探索以“三坊化”构建“教学-孵化-产出”的育人机制。“三坊化”教学模式包含三个层级的目标:一是建设“文化经典阅读+创意表达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工作坊”,二是建设“1+X导师制”为孵化器的“文创工作坊”,三是建设“泛产出”为目标的“实践工作坊”。从教学到文创再到实践,“三坊化”育人循环为培育学生文创能力和孵化文化产品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汤素兰团队精灵系列作家的作品产出和社会活动正是以“三坊化”构建“教学-孵化-产出”的育人模式的成功实践。该团队以“师徒式”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收集素材、打磨文本,以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策略促进学生多元自由发展。

通过“一核”文化根基引领,老师带领学生深挖非遗内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创作相结合,以高山云海间的故事为载体,将蜡染、银饰、苗族传说等传统元素融入童话叙事。团队还组织学生参与实地调研,通过“亲知”实践将文化经典转化为创作素材,真正将“一核”中“扎根生长”的理念落到实处。聚焦于“四翼”中的创意表达能力,团队以项目化的形式实现了从文本到文创的成果多元转化,不仅产出童话作品,还策划了配套的银饰制作、蜡画DIY等非遗手工体验,引导学生将文学创意延伸至实物设计,强化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

原文链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96a03db7a68f4c2482c74dc8a844510f



上一条: 【光明日报】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以实践育人为突破口 培养新时代卓越体育教师
下一条: 【光明日报】湖南师范大学:创新“双核共生”模式 促进人才共育共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