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欢迎您访问湖南师范大学网站!今天是:

盐城师范学院:融合社会学理论 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章邺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8日 13:28 点击:

盐城师范学院始终以“厚德、博学、求真、笃行”为精神坐标,立足社会学对人类社会运行规律的深刻洞察,将社会良性发展的理论智慧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构建起具有时代特征、师范特质、盐阜特色的“大思政”育人体系,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盐师方案”。

理论筑基: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学校以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为理论框架,创新打造“双向渗透”的育人模式,实现课堂理论传授与社会实践体验的深度耦合。校领导班子率先垂范,构建“领导干部上讲台”长效机制,围绕“数字化转型中的青年担当”等时代命题,每年开设专题思政课12场次,运用社会学分析框架帮助学生理解技术革新背后的社会逻辑,成效显著。

抓实理论课堂。学校领导先后走进思政课堂,围绕不同主题讲授“形势与政策”课,帮助学生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重大意义及现实路径,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将个人成长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新四军纪念馆联合举办“赓续五四薪火 青春挺膺担当”——纪念“五四运动”106周年主题团日活动暨“行走的思政课”启动仪式,携手打造红色教育矩阵。

强化思想交流。学校连续开展近20期“校长下午茶”活动,校领导紧扣新时代青年发展需求、就业形势等回应学生关切的问题,提出兼具针对性与操作性的指导建议,勉励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升自己的能力,锻造多元思维,以成长导向健全人格发展。校领导深入一站式学生社区,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学习生活情况等,听心声、话成长、提希望。

构建融媒体育人矩阵。学校建立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全媒体深度融合的宣传“大格局”,将更多的目光聚焦校园普通师生的奋斗故事,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提升校园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立足社会学“传播仪式观”理论,打造“全员参与、全媒融合、全程贯穿”的宣传格局。构建“两微一抖+校报专栏+户外屏媒”的立体传播网络,2024年“发挥融媒优势 讲好校园故事”案例获评江苏省教育宣传优秀案例。

以文化人:构建文化育人链条

学校以社会学“文化资本理论”为指导,构建“浸润—内化—外显”的文化育人链条。学校持续举办19届的“大学生读书文化月”已形成品牌效应,构建起“导读—精读—研读—践读”的闭环体系。2024年活动以“数字时代的经典阅读”为主题,搭建线上线下融合的阅读空间,图书馆年度借阅量突破25万册,人均阅读时长同比增长40%。

学校受邀参加《求是》杂志社联学共建活动,在活动中突破传统宣讲模式,将诗歌朗诵与多媒体技术融合,以声情并茂的讲述、精准到位的舞台调度,生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清明节“云端祭英烈”活动通过VR技术还原盐城革命遗址,吸引5万人次参与数字献花、留言寄思。

以社会服务育人:强化社会服务意识与责任

学校坚持立足时代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秉持“以奉献铸魂、以实践育人”的理念,不断强化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与责任。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组织参与社会活动。作为2025盐城马拉松官方合作伙伴,学校组织500余名志愿者,在赛事服务中完成从“学生”到“城市代言人”的角色转换。在“为劳动者塑像”公益行动中,学生团队通过雕塑创作展现环卫工、建筑工人的劳动姿态。

扎实开展实践活动。学校聚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等目标,组建社会实践团,深入全国各地开展趣味学语课程、云端一对一辅导、红色记忆传承等系列活动,助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2个实践团荣获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优秀团队”。

《光明日报》( 2025年11月18日 04版)

原文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5-11/18/nw.D110000gmrb_20251118_4-04.htm



上一条: 人工智能时代,哪些能力不能丢?(师说)
下一条: 以科学评价激发高校人才队伍创新活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