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欢迎您访问湖南师范大学网站!今天是:

肖漪:笺上留风,岁痕蕴暖

来源:宣传部 作者:荣佳怡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4日 10:15 点击:

(记者 荣佳怡)至善楼的黄昏,总带着一点青草的甜味。傍晚六点的阳光从走廊尽头的窗棂间斜射进来,落在新闻网崭新的玻璃门上,像一条金色的缎带,把尘埃照得闪闪发亮。肖漪坐在光影里,桌面摊着需要处理的各个文件,白纸被风掀起边角,发出细微的“哗啦”声,像湖面被蜻蜓点破。她握着铅笔,眉间是专注的弧度,额前的碎发被秋风轻轻吹起,又落下。

“我加入新闻网,是因为它和我的专业高度契合。”肖漪说,“我想提升自己的采写编发能力,也想让大学生活更有意义。”她做到了。新闻网给了她一个舞台,也给了她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她在这里写下第一篇新闻稿,第一次走进领导会议现场拍摄采写,第一次为排班表焦头烂额,也第一次因为一篇稿件被发表在学校官网而激动得睡不着。

电脑屏幕上排班表改了又改,QQ消息闪烁不停——这是肖漪大一时最熟悉的画面。那时的她,还只是新闻网办公室的一名小干事,负责排班、请假、协调值班,琐碎却重要。“我觉得办公室就像新闻网的心脏,虽然看不见,但它在默默跳动,维系着整个网站的运转。”她笑着说,语气而坚定。

从办公室的小干事,到办公室主任,再到新闻网站长,三年时间,她一步步走来。成为站长后,她不再只是执行者,而是那个要统筹全局的人。“以前只需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现在要考虑整个团队的运转。”她说,“我要让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也要让这个集体继续壮大下去、温暖下去。”

“新闻网不只是一个组织,它更像一个家。新闻网教会我的,不只是如何写好一篇稿,还是责任与担当,更是如何成为一个温柔而坚定的人。”

让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迎新前夜。

当时迎新定制的物料被店家少做了大半,第二天就要用,她只能在办公室等待补做。那一晚,她一个人坐在至善楼,等到十点半。外面的门早已关闭,她只好叫醒保安叔叔开门。“我发了条朋友圈,没想到收到了好多同学的关心,老师还让我去吃顿夜宵。”她笑着说,“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等待都值得。”那一夜的风很凉,但她的心很热。她说,那是她第一次在至善楼待到那么晚,也是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新闻网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场,它是一个充满爱与支持的集体。”她说,“我在这里收获的,不只是能力,还有一群可爱的人,一段值得铭记的青春。”

她把自己三年的青春写进了新闻网的每一篇稿件、每一次排班、每一次会议、每一次深夜的加班里。她也用温柔与坚定,为后来者点亮了一盏灯。在新闻网,她写下了自己的成长注脚。而这段注脚,也将成为她人生中最温暖的一页。

编辑:刘真



上一条: 贺欣然: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下一条: 宫顺:心存希冀,追光而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