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稿 生命科学学院)11月6日,生命科学学院李婷婷、何善平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 PNA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研究发现,卡波氏肉瘤病毒(KSHV)通过编码Cyclin D2同源蛋白(vCyclin),劫持宿主代谢应激传感器Sestrin2(SESN2),从而促进病毒相关恶性淋巴瘤生长。这一发现为病毒相关肿瘤的代谢调控机制提供了分子依据,并指出了潜在的治疗靶点。研究团队表示,病毒通过“模仿”宿主的癌变信号通路来稳定应激感应蛋白,是病毒相关肿瘤逃避代谢危机的重要策略。vCyclin–OTUB1–SESN2–AMPK通路不仅揭示了KSHV潜伏感染肿瘤细胞的代谢适应机制,也为开发针对病毒相关或代谢应激型肿瘤的新疗法提供了潜在靶点。
我校为第一通讯单位,李婷婷教授和何善平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林铭君及李冠亚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郑州大学尚剑教授、中山大学雎恩国副研究员及广州实验室刘连胜副研究员等共同参与研究。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编辑:袁熠
责编:刘真
审核:马铁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