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欢迎您访问湖南师范大学网站!

我校扎实开展“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新闻网 作者:美育发展与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09日 11:21 点击:

(供稿 美育发展与研究中心)2021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我校定向性为三阳明德学校、关峡苗族乡学校提供体育美育课程教学、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精准帮扶和志愿服务,持续性构建与市教育局、对口支持学校三方联动、三位一体的浸润模式,致力于推动中小学体育美育工作实现革新观念、补齐短板、特色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浸润成效。

“一体化”设计,服务中小学课程教学。我校将对口帮扶工作“重心下移”,派驻体育、音乐和美术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精准对接体音美学科组,按照对口学校需求和学生特点,指导开发和实施足球、体适能训练、班级合唱、油画棒绘画等体育美育专项课程,积极构建红色文化音乐校本课程,并向三阳明德学校捐赠了价值万余元的教学乐器、向关峡苗族乡学校捐赠了近4万元的教学广播设备和体育教学器材,保障了2所学校全部学生100%参与体育美育课程。

“上门式”教学,服务中小学实践活动。我校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抓手,以体育美育社团建设为支撑,以启发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出发点,指导对口学校的师生开展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和教育特质的体育美育实践活动,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成长。学校组建专任教师、研究生志愿者服务团队,重点帮扶建设了舞狮、足球、合唱、舞蹈、美术等学生社团,每周定点上门进行现场教学,服务时长已达100学时。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创编了集体啦啦操作为大课间活动,在内容选择、组织调动、动作编排、音乐效果、队形变化、服装色彩、学生精神面貌、视觉效果等各方面都包含丰富的艺术和审美价值,不仅让学生爱上了运动,还提升了审美情操。平江三阳明德学校在全国啦啦操联赛暨湖南省首届啦啦操电视邀请赛复赛中,获得儿童乙组自选动作第一名、全国校园大课间啦啦操推广实验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等荣誉,在全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美育改革创新案例省级二等奖、小学组绘画省级三等奖和艺术实践工作坊市级二等奖,在全县建制班合唱比赛和第四届汉昌学区合唱社团艺术展演中相继取得好成绩。

“全景式”建构,服务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我校邀请教育学、美术学专家面对面会诊座谈,指导对口学校对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和校史文化进行艺术加工和创作,完成了对口学校的校歌创作和录制,指导三阳明德学校运用公众号、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加强校园文化宣传,帮助关峡苗族乡学校成立校园广播站,培养一批学生播音员、主持人,打造沉浸式、参与式、全景式育人场域,实现以景感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对口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园体育节、艺术节,组织志愿者参与创排学生节目,选拔并指导优秀学生参加上级赛事,为学生创造更多出彩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我校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和传统节日,指导对口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课间操比赛、硬笔书法比赛、少儿才艺大赛、班级足球联赛、六一儿童节书画展、国庆节超轻黏土手作大赛等各类体育美育文化活动,指导平江县举办了全县中小学美术教师作品展,创新开展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教育,展示体育美育育人成果,营造了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氛围。

“造血式”帮扶,服务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我校充分利用师范大学的教师教育资源优势,针对对口学校音体美教师短缺或专业度不高等问题,积极构建常态化学习交流机制,创新师资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学校体育美育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配齐建强体育美育专职教师队伍。一是构建常态化学习交流机制。组织对口学校教师前往长沙参加各类骨干教师培训、观摩教师赛课以及与师大附属小学开展教学交流座谈会,推荐对口学校加入由我校古典教育研究中心运行的中国少年培育联盟第三批联盟校,帮助对口学校与示范性中小学校、省市级名师建立更广泛、深刻的联系。我校举办体育美育教师专业技能与教学素养提升培训班,通过常规线上培训、专项线下培训等形式,由我校体育美育领域专家学者、省内中小学优秀教师围绕体育美育政策与国家课程标准、示范课教学设计、活动创意与实践、专业技法与教学技能等内容进行专题授课研讨与现场教学指导,并以对口学校为主阵地进行有效拓展,让浸润行动效果辐射到全县教育。目前已开展了49期,参与人数2000余人次。二是创新师资培养模式。一方面,创设条件、搭建桥梁,鼓励和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前往对口学校任教,提高农村教师学历水平和整体素质。2021年,学校推荐了1名2022届优秀本科毕业生为三阳明德学校定向3年服务的学科教学(音乐)专业方向“硕师”计划研究生。另一方面,根据对口学校需求,选派音体美学科青年教师提供“一对一”师徒式的结对帮扶,并以教学教改研究为核心,合作开展体育美育相关基础教育研究,共同培育浸润计划的教学成果,提高对口学校体育美育教师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水平,推动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目前,三阳明德学校教师已参与我校教师主持的2项省级教改课题,浸润团队与关峡苗族乡学校的帮扶工作经验获得湖南省第二届民族教育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下一步,我校将继续为平江县三阳明德学校、绥宁县关峡苗族乡学校的体育美育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提供持续、稳定、有效的定向精准帮扶和志愿服务,进一步推进区域体育美育均衡发展,建立健全高校支持中小学体育美育协同发展机制。一是聚焦课程育人主阵地建设,持续指导开发和实施足球、体适能训练、班级合唱、绘画等体育美育专项课程,推进与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相融合的校本课程的建设;二是创新“大课间”体育活动,构建一张一弛、课内课外衔接、师生全员参与的活动体系;三是强化校本文化建设,实现对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和校史文化的艺术创作与呈现,全力打造沉浸式、参与式、全景式育人场域,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四是打造常态化学习交流机制,开展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帮扶,进一步落实“一对一”帮扶制度和质量,推荐更多音体美教师参加国培、省培计划,提高对口学校乃至区域内中小学校体育美育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全方位构建大学—中小学教育研究与实践共同体。

编辑:丁美玲 何思达

责编:何思达

审核:马铁泉



上一条: 数学与统计学院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调研活动
下一条: 法学院法律义工团举行换届大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