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6日讯(通讯员 曾晓虎)“请问‘外婆’用聂市话怎么表达?”5月5日,在临湘市聂市镇古街上,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阳繁一边敲击键盘,一边问坐在旁边的聂市永巨茶业办公室秘书何卫华。何卫华用标准的聂市话回答“家家”。彭泽润教授解释,这是母系氏族文化的流传,那时姥姥在南方不叫做“外婆”,而是家里的高几代的女性长辈,所以叫做“家家”。
聂市镇地处湘北边陲,是湘楚文化的交汇地域,有丰富的语言资源和复杂的方言体系,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聂市方言,具有非常强的稳定性,它不像路南的桃林话声调类似长沙话,也不像詹桥话受到湖北通城影响,也没有像路北坦渡话、江南话受到湖北赤壁、沔阳一带方言的影响,它保留了古老的临湘话特点。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彭泽润教授是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湖南师范大学语言学博士生导师。他在方言研究领域很有建树,先后出版了《湖南方言》《衡山方言研究》《地理语言学和衡山南岳方言地理研究》《江永女书文字研究》等方言学著作和语言理论等领域的著作。5月5日,彭泽润教授带领10名语言学研究生,来到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聂市,开展为期6天的方言文化调查。通过实地调查,他们觉得,临湘有复杂的方言体系,有深厚文化底蕴,在这里做方言文化调查非常充实。彭泽润说:“聂市是一个十分有文化韵味的地方,期待未来有更多机会来进一步深入发掘和推介聂市的方言文化和其他地域文化。”
原文链接:https://m.voc.com.cn/wxhn/article/202105/202105062158463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