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欢迎您访问湖南师范大学网站!

【光明日报】2021年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年会在武汉举行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作者:夏静 戚晨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8日 08:30 点击:

探求变局之章法,必得以史为镜鉴。11月6日,2021年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年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会议以“考古与重建:国际新闻传播的新史观、新技术、新生态”为主题,来自全国高校的新闻学与传播学领域近400位专家学者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加会议。此次年会共设四个分论坛,分别围绕“国际新闻传播的新史观与新技术”“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创新”两个主题进行讨论,共有27篇论文在各论坛展开汇报。

“实现国际传播效能的提升,既要‘接招’也要‘应招’,要旗帜鲜明发出中国声音,兼顾自塑与他塑。”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尹韵公认为,中国国际传播观发生了从“推进”到“加强”、从“效果”到“效能”的变化。中国国际传播工作也开始注重整体全面的优化而非某方面的局部提升,旨在系统目标的实现而非单一目标的实现。

会上,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从以明确的思想引领传播、规章制度指导传播、利用出版物广泛传播、以人为媒嵌入式传播等方面,分享了对共产国际的国际传播的认识。程曼丽认为,共产国际的国际传播促进了革命事业的发展,但其后期的一些失误,也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消极影响。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昆,以“新闻传播史课程的知识建构”为主题发表演讲。张昆认为,“新闻传播史课程是通识课程与专业实务课程间的中介,是弥补与专业相关的人文教育,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强化其历史洞察力,关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基于当前新闻史课程存在的问题,张昆还提出了新闻传播史课程设计思路。

“对‘中国问题’的分析与解码将成为全球发展探寻‘现代性的不同选择’的关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以“解码全球传播中的‘中国问题’:基于ACGT模式的分析”为主题进行了发言。史安斌认为,应将“中国问题”视为一个范式,聚焦于全球传播中的中国问题,强调“中国之世界”的新视角。

此外,各位学者还对国际传播效能、新闻比较、公共传播、国际假新闻等多个话题展开演讲与讨论。

本次年会旨在推动从事外国新闻传播史、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与新闻传播教育相关研究人员相互交流,回溯历史现场的时空演变,勘掘往昔时世的景观变迁,考古媒介与文明互动的旧环境、旧技术、旧秩序,探究当今国际新闻传播的新史观、新技术、新生态。

据了解,中国新闻史学会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委员会成立于2008年,是中国新闻史学会历史最久的二级专业学会之一。(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夏静 通讯员戚晨)

原文链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63e9b29869994221b4d317b2ef93f5ba



上一条: 【新华社】“破”“立”并举,构建校园发展新路线
下一条: 【光明日报】庆祝中比建交50周年云端音乐会举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