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超,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中共预备党员。曾任计算机协会理事、校宿管监察部干事。曾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1次、校级二等奖学金2次、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级二等奖2次。2021年,作为参与人,申请并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项;2022年,作为参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批软件著作权2项。在省级国家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篇。
大创项目中他矢志不渝,坚持科研为国;学生工作中他笃行不怠,坚持服务同学;疫情防控中他义无反顾,热心报效桑梓。他就是王靖超,一个逐梦而行、向阳生长的热血青年。大学三年,他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以实干担当时代重任,书写了一份优异的青春答卷。
科研为国 砥砺向前
王靖超出生在河北的一个普通家庭,高考填报志愿时,他瞄准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希望未来从事软件设计、开发方面的工作,为国家的经济社会服务。幸运的是,凭借优异的成绩,他考入了我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从此开启了一段为理想不懈奋斗的历程。
王靖超勤奋好学,大学三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理论知识,同时积极参与各种实践课程和专业竞赛,不断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投身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他大学生涯中最为亮眼的经历。“参加大创项目是基于自我全方位发展和为国家建设出力的追求。”王靖超说。第一次了解大创项目时他正值大一,对此既好奇又敬畏。恰时,王靖超关注到近两年频发的森林山火不仅破坏生态而且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令人痛心的是在山火扑救中常常有人牺牲,所以他期望将所学用于实践,尽可能防范、规避山火风险。确定好方向后,他与导师刘金平进行了深入沟通。刘老师非常支持王靖超的想法,认为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森林防火很有意义,于是“基于遥感图像分析的森林火灾监测”项目就正式展开了。
“担任大创项目负责人对理论知识储备、技术水平以及沟通协调管理能力都是巨大挑战。”王靖超感叹。作为项目“舵手”的他主导着整个项目的推进,从项目的选择、团队分工、开发场地、申报立项到中期验收、结题答辩等诸多事项,他都要亲力亲为、统筹管理。为此,他几乎每周都要进出导师办公室,与导师进行交流,同时还要召开团队组会,和队友们进行沟通、协调,忙得不可开交。不过,管理团队对王靖超来说并非是最难的,他回忆说:“在项目研发过程中,最大的问题还是知识和技术上的短板。”因为当时的他还是一名大一学生,项目涉及的很多软件技术,例如图像处理等,他都从未涉足过,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也极为薄弱。为弥补这些缺陷,他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进行系统的自学,从借阅书刊、网上查询资料到旁听研究生组会、请教导师,无不全心投入。这段时间里,他接触到了很多前沿的思维模式和技术手段,大大拓展了开发思路,项目开发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靖超最终作为第一作者在省级期刊上发表项目成果:《基于YOLOv5s的遥感卫星图像森林火灾检测算法》,并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该研究在公开的“哨兵”卫星遥感图像数据集上进行了大量的验证性和对比性实验,结果表明所运用方法的整体检测准确率为74.9%,并且对于模糊遥感图像的误检率和漏检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提及参与这次大创项目的收获,王靖超感触颇深地说道:“我获得的不仅是理论知识的丰富,更多的是技术水平、思维逻辑、团队协作等方面的提升,它将鞭策我在科技创新上不断前行。”
除了在森林火灾方面的项目研究,王靖超还参与了“基于行为识别算法的羽毛球技术动作矫正分析系统”项目研究,用技术手段为国家羽毛球教学工作助力。在该项目中他以第三作者身份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参与申请软件著作权1项。
参加项目过程中,王靖超时刻铭记初心——一切的研发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人民,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他自言道:“当前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作为工科大学生,一定要坚定信念、奋发努力,为祖国的科技创新发展添砖加瓦。”
担责奉献 甘之如饴
在科学研究上王靖超雷厉风行,甚至喜欢钻牛角尖,但在平常生活中他却谦逊和善,乐于奉献。
他积极投身学生工作,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问及参加学生工作的初衷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何况是为自己的同学服务呢。”在校宿管监察部任职期间,他积极反映同学们的生活诉求,不厌其烦地处理各种突发情况。他期盼的就是尽己所能去为同学们创造更美好的校园生活。王靖超还担任了2022级软件工程班的班导,他说:“我懂得新生入学时的迷茫与困扰,自己被班导帮助过,所以我想传递这份责任与担当,让新生更快融入大学生活。”2022级软件工程班的一位同学这样描述班导王靖超:“他是一位耐心负责的班导,经常热心解答我们的困惑,鼓励我们积极进取。军训期间,有一天我中暑了,他马上带我去伤病连休息,给我拿水,让我感觉非常温暖。”
王靖超不仅在校内传递着自己的善意,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疫情期间,他主动请缨,加入到家乡衡水市的防疫工作中。面对疫苗接种人员多、数据庞杂的情况,他与工作人员协同合作,通过技术手段对衡水市区的疫苗接种信息进行多批次严格筛查,用细致与耐心搭建起防疫的数据长城。回到老家武邑县后,他又关注到乡镇老人行程信息记录的难题,于是自愿花费十天功夫,制作记录人员流动的小程序,为当地政府及时掌控疫情提供了技术支撑。
大学时光飞逝,如今,身处大四的王靖超仍埋头耕耘在专业领地上,未来他想继续深造,为更好地服务于祖国和人民练就过硬本领,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