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教育公益性原则”和“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都指向教育公平。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教育公平也有较多的论述,其中,“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更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努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表达饱含感情,也指明了2021年教育工作的目标和重点。
教育有产品属性,也有公益属性。在我国,教育的公益属性在任何时候都处于首要位置,不能丢开公平谈效率,更不能为了效率而伤及公平。所以说,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制度的根本属性,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工作的价值底线。
近年来,中国在教育公平上持续发力,实施了众多有效的计划和策略,开展了针对农村学校校舍硬件的“全面改薄”工程、校舍标准化建设、乡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针对教师的公费师范生制度、特岗计划、“国培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针对教育管理的集团化办学、县管校聘制度等,针对学生的奖学金制度、营养餐制度等。尤其在近几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通过教育帮扶,控辍保学实现了辍学生动态清零,有效实现了基本教育有保障。
随着时代的发展,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需求,教育公平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了更高要求。对于教育公平而言,也需要着眼于优质均衡,深化改革,提质扩容,实现更优质更广泛的教育公平。
首先,要补齐短板,大力振兴乡村教育。当前,我们正处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期。在部分教育欠发达地区,返贫防控的任务依然艰巨,这就更需要在返贫防控中进一步发挥教育持续稳定长期的作用。在很多农村地区,只要培养出一名大学生,全家防止返贫就有了长线保障。现在的乡村教育在教育理念和师资力量等方面依然与城市里的教育有着较大的差距,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依然存在许多短板,乡村教师吸引力和保障力度依然有待提升。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力振兴乡村教育,在招生等方面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倾斜力度,以乡村教育的振兴实现乡村的真正振兴。
其次,提质扩容,要实现城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因此,城市的教育公平水准,事实上决定了中国教育公平的水准。即使在城市,许多学校也常常面临
政策不到位、投入不足、活力不够等问题,如何真正提质扩容,加强城市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优质均衡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提升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当前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
最后,要深化改革,加强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公平。横向扩大范围的教育公平,在国家的大力投入下相对容易实现,纵向靠改善质量增加机会而提升的教育公平,更能提升公众对于教育公平的获得感。深化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实现高中多样化发展,分类建设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制度等,都是实现教育公平从范围到内涵、从数量到质量转变的关键举措。给予学生更多元的评价,给予孩子更多样的机会,给予教育更多种的可能,高质量的教育公平就在其中孕育而生。“努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已经为教育和教育公平描绘了美好目标,广大教育工作者唯有奋力开拓、大胆创新,除“迈出更大步伐”外别无他路。
(作者系教育研究者)
编辑:林奕
原文链接:https://news.gmw.cn/2021-03/15/content_346852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