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欢迎您访问湖南师范大学网站!今天是:

【中国教育报】孙雄辉:以创新为导向 分类推进高校改革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孙雄辉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7日 21:00 点击:

编者按: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这深刻阐释了教育在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重要地位。围绕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更有力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我们特推出系列评论,敬请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在教育强国建设中,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将分类推进高校改革,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特别是通过启动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建立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相互支撑并带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

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龙头作用,其对高质量发展的服务力、贡献力、支撑力,直接影响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引领作用,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创新是关键一招。以创新为导向分类推进高校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在需要,也是加快形成高等教育引领驱动高质量发展局面的必然要求。

以创新为导向分类推进高校改革,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创新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就是要着眼于提高创新能力,引导高校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治学策略等领域改革,打破原有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组织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就是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切实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创新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价值旨归,想国家之所想、应国家之所急、为国家之所需,充分发挥改革的驱动作用,引导高校锚定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完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确保学科专业布局能够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时,要顺应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在分类推进高校改革中,要引导高校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融合支撑的有效机制,在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构筑国家战略人才高地的同时,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以创新为导向分类推进高校改革,要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育人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决定了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效能。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就是要不断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建立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相互支撑并带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一方面,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急需,不断完善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机制,持续推进学科专业的优化、调整、升级和更新;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前瞻谋划、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促进形成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匹配的学校、学科、专业生态。另一方面,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快高校育人模式多样化改革,持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教学资源配置、实习实践体系、教学质量监控等人才培养各关键环节;要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行业企业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等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育人载体,形成以高校为主导、行业企业多方参与的协同育人体系。同时,要注重运用人工智能助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范式变革,积极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考核方式的更新迭代。

以创新为导向分类推进高校改革,要创新分类评价机制,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和水平。分类评价机制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指挥棒”,只有不断创新高校分类评价机制,才能有效引导高校找准方位、明确定位,追求卓越、特色发展,进而形成不同类型高校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各具特色和协调发展的格局。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其目的就是要引导高校各展其优势特色,实现多样化发展、特色化办学。要依据不同类型高校的功能定位、实际贡献和办学特色,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分类评价体系,持续优化高校分类管理、分类支持机制,赋予不同类型高校不同的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办学条件、招生计划、经费保障等方面实现差异化的教育资源配置。既要发展有实力的研究型大学,也要建设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既要关心公办院校,也要关注民办院校。要充分激活和释放不同类型高校的内驱动力和发展动能,引导它们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好服务、提供支撑、贡献力量。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副处长)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4-11/07/content_144741_17964330.htm



上一条: 【人民日报】周秋光 向常水:新时代中国慈善史研究的新使命和新视角
下一条: 【光明网】沈可:凝聚合力,促进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