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欢迎您访问湖南师范大学网站!

杨蕾: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来源:红网 作者:杨蕾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1日 08:58 点击: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认真研读这部重要著作,一个鲜明的感受是:一股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呼之欲出。这种精神,是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宝贵品质,也是我们把握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大势、增强历史自觉、坚定历史自信、推进历史创造、践行历史使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从本体论出发,把握历史主动精神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独特贡献的“金钥匙”

毛泽东同志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为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从本体论的高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是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道路的理论,以彻底解放全人类为最高理想,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鼓与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人民的地位至高、人民的情怀至真、人民的福祉至重,深受人民喜爱,深得人民认同。

正因为坚持“人民至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没有狭隘的党派偏见,中国共产党人更能尊重历史规律、按照历史规律办事,更能不回避问题、不惧怕矛盾、更能主动识变求变应变,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赢得了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共同奋斗的历史主动。以至高的人民立场推动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发展,着力破解资本逻辑下的两极分化和人的异化,生动演绎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和“人的发展”的价值哲学,开创超越“以资本为中心”的资本主义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以方法论观之,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光明前景的“加速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以理论主动把握历史主动,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主动洞察“时”与“势”,主动统筹“稳”与“进”,主动应对“危”与“机”,不断把可能变为可行、把所愿变为所成、把不确定性变为确定性,铺展着伟大国度“无边光景一时新”的盎然画卷,书写着伟大时代“此卷长留天地间”的浩然诗篇。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进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如山登半腰、船行中流,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此时,我们面对的既是智力赛也是耐力赛,既是速度赛也是质量赛,既是运动战也是攻坚战。

李大钊先生曾指出:“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只有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深刻领悟新思想中蕴含的历史主动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以更加强大主动的精神动力、更加坚定不移的必胜信念、更加当仁不让的责任担当、更加知难而进的斗争精神、更加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才能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于实践论落脚,弘扬历史主动精神是凝聚中国式现代化磅礴力量的“动员令”

马克思明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重视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列宁自觉运用这种历史主动性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是党和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力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的壮阔史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伟大变革,是党和人民大力弘扬历史主动精神的必然结果。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亿万人民共同的事业,也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同向发扬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大力弘扬历史主动精神,在“两个结合”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理论主动把握历史主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强大的理论指引;中国共产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自身的先进引领人民群众,为中国式现代化锻造坚强的领导力量、提供强劲的内生动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被激发,人民群众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被充分激活,这些都汇聚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人民力量,凝聚起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原文链接:https://moment.rednet.cn/pc/content/646954/64/15365478.html



下一条: 【新华网】布特 苏立德:点燃体育新质生产力引擎,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