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欢迎您访问湖南师范大学网站!今天是:

【星辰在线】长株潭专家说 | 刘怀德:长株潭一体化走过三阶段 “政府+市场”协同是关键

来源:星辰在线 作者:刘怀德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2日 09:03 点击:

10月13日,第四届长株潭社科联联席会议上,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怀德围绕“长株潭‘一座城’: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展”作主题发言,梳理一体化发展脉络、剖析协同逻辑,并为“十五五”优化路径提出具体建议,强调“长株潭要做湖南的核心增长极,必须把政府与市场的力量拧成一股绳”。

从“萌芽”到“都市圈”,战略定位步步升级

刘怀德首先从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图切入:“长株潭都市圈是全省城市化重点区域,与京广、沪昆、厦渝三条城镇发展带,以及洞庭湖、罗霄山等四大生态屏障,共同撑起湖南发展格局。”

谈及一体化历程,他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探索起步(1984-2006):1951年长沙已有整合设想,1984年张萍先生正式提出“长株潭经济区”,1997年省级协调机制成立,启动交通同环、电力同网等“五同”建设;

两型社会试点(2007-2020):获批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现长途区号统一、城际铁路通车,湘江治理大幅推进;

都市圈建设(2021至今):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其为“全国重要增长极”,2022年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2023年启动三年行动计划,向功能融合、制度协同深化。

当前,长株潭的战略定位已上升至国家与省级双重高度:国家层面是“全国重要增长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省级层面是“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主阵地、全国都市圈一体化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湖南6000多万人口,需要这样的核心增长极带动全省,对标东京、长三角,我们的人口集聚还有提升空间,做大做强是必然选择。”

协同发展:破解“动力——障碍——机制”三角题

“协同的动力有两个:一是缺像武汉、广州那样的核心增长极,单靠长沙带不动全省;二是地区竞争倒逼整体提升。”刘怀德话锋一转,“但也有三大障碍:地理空间的客观差异、行政壁垒阻碍要素流动、发展落差引发的‘虹吸’或‘提防’。”

他以昆山借力上海、上海发展虹桥枢纽为例,指出需用辩证思维破局。理论层面,协同的核心是处理好“两只手”:市场引导资本、技术、人才流向高效领域,促进产业分工;政府负责跨区域基建、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市场做不好”的事。三者协同的关键是“规则共建(统一产业、环保标准)、风险共防(跨区域预警处置)、利益共享(成本分担、收益分配)”。

成效亮眼,仍有六大挑战待解

近年来,长株潭协同发展交出实打实的“成绩单”:

交通互联:“轨道上的长株潭”发车间隔缩至18分钟,城际铁路日均客流超15万,实现1小时通勤;2025年将推进长株城际S1号线纳入长沙地铁,虞公港投运、湘江航道升级,构建多式联运体系;

产业协同:形成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世界级集群,2024年先进制造业产值1.86万亿元;186个飞地产业项目落地,投资超2100亿,通过税收分成促进有序转移;

服务共享:197项医疗检验结果互认,185项政务“跨市通办”,“湘易办”提供超2000项高频服务;高校学分互认、中小学设分校、30个行业产教融合体;

要素改革:土地创新“增绿+产业留白”,跨市调剂建设用地指标;数据依托湖南大数据交易所标准化交易,探索“区块链+制造业”;

相向发展:打通7条“断头路”,布局绿心中央公园、奥体中心,推进湘江科学城、国家医学中心;

战略认可:2023年第三方评估显示,长株潭在九大国家级都市圈综合发展能力中排第六,清华高质量发展指数也位居前列。

但挑战仍在:跨区域治理缺统一决策机构、政策标准不统一、产业链配套率低、绿心保护与开发矛盾、环境治理联动弱、要素流动有壁垒(社保年限不认、数据目录窄、土地亩均税收仅苏州1/3、资本与实体需求不匹配)。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十五五”怎么干?聚焦五大重点

站在新起点,刘怀德提出优化方向:

1.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突出新制造,避免空心化;明确三市分工,建“链长+盟长”双长制,推动龙头企业联合高校攻克核心技术,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

2.深化体制创新:抓要素改革试点,建跨区域治理机构,完善利益共享(按GDP占比分摊成本),统一市场准入、环保等标准;

3.推要素市场化:人力方面,户籍、职称互认,建高技能人才联盟;数据开放8类高价值数据,建产权制度;土地深化“亩均效益”,探绿心“生态+产业”;资本完善制造金融,推REITs、对非跨境人民币结算;

4.促消费转型:吸引人口集聚,发展消费型产业,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带动;

5.显生态价值:提升绿心生态,建中央公园,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健康养生,建绿心保护补偿机制。

社科界要当“长株潭智慧”输出者

“都市圈发展是理论热点,长株潭的成效已获认可,但需建立自己的话语权。”刘怀德呼吁社科工作者:深化协同治理理论研究(探索多元主体协同、利益协调机制)、开展政策评估(构建都市圈发展指数,提优化建议)、总结推广经验(提炼可复制的模式,贡献“长株潭智慧”)。

作为曾参与长株潭建设的“老兵”、如今的理论研究者,刘怀德最后说:“我为长株潭的过去骄傲,为现在自豪,更对未来充满期待!”

(本文作者刘怀德,系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文章来源:根据第四届长株潭社科联联席会议现场发言整理,内容有删节。)

原文链接:https://xjll.changsha.cn/xctt/html/113247/20251021/210877.html



上一条: 【红网】散文丨杨云萍:义路礼门岁圆楼
下一条: 杨蕾: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