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廖可儿 路童童)10月31日晚,武汉大学潘迎春教授做客“至善讲堂”,为我校师生带来主题为“文明互鉴视域下的世界文明交流”的精彩讲座。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傅新球教授主持讲座。
潘迎春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结合自身学习、教学及研究成果与体会,从文明的多样性、文明因交流而互鉴、文明因互鉴而发展三个方面,围绕中国丝绸、瓷器、造纸术及印刷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历程,兼以中国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影响、《几何原本》在中国的翻译传播过程为例,用丰富的史料讲述了在文明互鉴视域下的世界文明交流的成果和案例。她认为我们应该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深化对文明交流互鉴重要性的认识,始终保持自身的文化自信,用谦虚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通过对话与互动,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交流互动环节,潘迎春对同学们的踊跃提问逐一详细解答。
我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和300余名师生聆听讲座。
主讲人简介:
潘迎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主任,“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团队首席专家,世界史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世界史学会会长,中国加拿大研究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方向是美国、加拿大外交史,国际关系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加拿大‘中等国家’理论的提出及早期实践”、湖北省重点社科项目“战后美国社会文化研究”、武汉大学青年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二战期间加美关系与战后加拿大的崛起”,曾获“中国加拿大研究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加拿大外交与外贸部特别研究奖等。长期坚持本科教学一线,参与武汉大学“通识3.0”教育体系的设计与实施,主讲慕课《简明世界史》获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评湖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武汉大学教学名师,珞珈特聘教授;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霍英东教育教学奖,武汉大学“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我最喜爱的优秀十佳教师”。
编辑:路童童 廖可儿
责编:张尧钰
审核:马铁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