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
湖南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首倡地,如何更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湖南日报《理论·智库》特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唐智彬 杨儒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特色产业、长期稳定致富,都需要人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一大批有技能、高素质乡村劳动者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以往农民技能培训存在模式粗糙、路径单一、内容单薄等问题,对促进农民增收、乡村发展贡献有限。在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我省应把握国家技能型社会建设契机,加快构建“人人学技能、人人有技能”的技能型乡村社会,大力提升乡村劳动者技术技能与创业能力,发展产业、保障就业、实现增收,充分发挥乡村作为高质量发展“压舱石”的关键作用。
实施“湖南技能型乡村建设工程”。对接乡村全面振兴,聚焦湖南乡村高质量发展需求,以技能型乡村建设工程为抓手,出台政策、完善措施,整体提升湖南乡村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遴选一批产业基础好、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突出的地区建设示范性技能型乡村,带动全省各地增强“对接乡村、提升乡村、引领乡村”开展技能培训的能力;加强规划、加大投入、改善培训条件,推动每个县市重点建设好一个乡村技能培训中心,整合培训资源,重点对接区域支柱性产业与特色产业技能型人才培养。
明确湖南技能型乡村建设的重要方向。紧贴市场需求,重点围绕我省品牌强农、特色强农、质量强农、融合强农、科技强农、开放强农“六大强农”行动,以技能人才培养服务乡村三产高质量发展;强化乡村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现代消费观念的结合与创新,鼓励创意农业、认养农业、健康养生、创意民宿等乡村新业态发展,加快推进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丰富新理念、新产业、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内涵,大力传播科学常识、职业道德与规范、法律法规、经营管理、环保与卫生、动植物病虫害防疫、防灾减灾等知识,有效提升全省乡村生产能力与生活品质。
探索多元化技能培训模式。职业教育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我省拥有大量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整体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方阵,60余所高职院校和近400所中职学校为建设技能型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应大力推动职业院校参与技能型乡村建设,充分利用覆盖“乡镇-县-市”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开展“县校合作”,实施技能下乡,不断提高乡村劳动者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在技能培训模式上,应充分结合人文地理、交通、产业基础等乡村地域特征,构建特色化乡村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高素质农民培训计划,为乡村劳动者提供多元化技能提升模式,采取“线上+线下”技能培训相结合,利用智慧职教等线上学习资源中心与服务平台载体,面向农民批量开发主题鲜明、内容生动、形式活泼的技能培训与生活教育微课,引导乡村居民实现集中学习、分散在线学习、田间地头泛在学习以及终身学习,为湖南乡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突出技能乡村建设重点服务对象。在技能乡村建设中,既要注重提升我省劳动力转移就业水平,又要着力为乡村振兴培养“留得下来”的技能人才。在继续实施“春风行动”等培训项目、推进乡村劳动力技能化转移基础上,应重点关注三类人群的技能提升:一是返乡人才的培养培训。包括返乡创业农民、下岗失业人员以及退役回乡军人,以技能培训服务为其回乡就业、创业创造良好条件。二是乡村新生代劳动群体的培养培训。应为未继续升学的乡村青年提供就业和创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实现扎根乡村的高质量就业创业,为乡村建设培养后备人才。三是乡村弱势群体的培养培训。如广大留守妇女群体、中老年群体以及无学历无技能人员、残疾人等人群,帮助他们通过职业技能和生活技能培训,共享技能社会成就、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营造有利于技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加大社会宣传引导,强化对乡村技能型劳动者的激励措施。利用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倡导技能劳动文明,使其牢固树立技能成才、技能就业、技能致富理念,鼓励其积极主动参与技能培训;歌颂技能型劳动者成就与奉献,提升乡村技能型人才工作荣誉感、生活幸福感和人生意义感;提供更多公平发展机会,面向乡村技艺、技能劳动者定期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搭建技能人才展示平台,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奖励,提升乡村劳动者技能学习热情;构建“省-市-县-镇-村”五级劳动模范、大国乡村工匠表彰体系,提升全社会对技能人才重视程度。
(作者分别系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湖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s://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22-02/17/content_15637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