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欢迎您访问湖南师范大学网站!

1588-4-4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08日 10:32 点击:

范伟——

不忘初心  潜心科研


范伟,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社会心理学会副秘书长。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获得者,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骨干教师,湖南师范大学“世承人才计划”获得者。在《Frontiers in Psychology》、《Neuroscience Letters》等SCI、SSCI期刊和《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面上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教科规划课题等基金项目10多项,参与国家973计划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基金项目等10多项。同时担任Frontiers in Psychology杂志特约副主编,Social 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Neuroscience Letters和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心理科学等国内外刊物的审稿专家,并担任多项基金项目的通讯评审专家。

2018-2019年,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新增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4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权威刊物和SSCI论文8篇,荣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入选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人才计划。

范伟老师先后围绕自我参照加工、自我正向偏差、自我控制、欺骗与自我欺骗等问题开展基础性系列实验研究,均产生了系列的研究成果。进入湖南师范大学工作之后,开展了社会认知相关应用课题的研究,在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发表了一系列的科研论文,合作出版了多部学术著作。

在科研方面,范伟老师勤奋刻苦,努力钻研,先后主持和发表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其中包括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在CSSCISSCISCI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并于2019年获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2017年获得第十三届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在科研上做出很多高水平成果,在学术界影响广泛。

在教学方面,范伟老师教学态度严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给本科生开设《认知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教育与心理统计》等课程,给研究生开设《认知心理学理论和技术》《脑科学研究技术和方法》等课程。他采用的学术沙龙、学术研讨会等丰富多彩的授课形式,赢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他的教学不仅思想深刻,内容充实,而且形式丰富活泼,使学生在知识上以及在做人做事方面都有较大收益。

范伟老师在学术科研和教学活动的社会效益方面也有较多成果。

首先,基础研究带来了理论价值。来自临床心理研究的证据表明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都有其认知失调的根源,与患者的内隐自我信息加工方式有着直接的联系。范伟老师所做的内隐自我正面偏见的性质、作用机制和神经基础等研究结果帮助患者找到认知失调的根源,引导人们做出有利于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归因,有利于对抑郁、焦虑等的预防和治疗。他所做的道德决策的认知机制和神经基础等研究为有效干预伤害性决策和激发帮助性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借鉴手段,借鉴本项目成果所提出的道德决策的干预方法,将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公民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他所做的对欺骗行为中自我控制的影响及其神经机制的研究结果已推广到社会生活中,为司法公正审判、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以及各种成瘾行为的治疗与康复提供新的思考和途径。他提出的建构适合中国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绿色生活方式的理论模型和柔性管理政策,是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促进中国国民基本生活方式与生态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这些有利于我国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有利于引导国民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其次,实践应用带来了社会效益。利用电视媒体,普及教育心理知识。20177月范伟老师受邀湖南卫视国际频道,担任亲子情境教育营导师团顾问。与湖南卫



上一条: 1588-5-1
下一条: 1588-4-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