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砥砺奋斗
编者按: 魏婧同学系生命科学学院2017级生物科学专业(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本科生。现已免试保送至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该文系她在二○二一年全省高校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优秀事迹巡回报告会上的发言。
我是来自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2017级学生魏婧。今天,我很荣幸有机会与大家一起在这里做分享和交流。
儒家经典《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并且保持不变。2017年进入大学以来,我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何“明德”,又如何“至善”呢?在回望我将近四年的大学青春时,我知晓了答案:不忘初心,砥砺奋斗。
奋斗需要什么?我认为我们要准备一颗可以热爱万物的心。这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专业学习,只有乐于学习、享受学习,我们才能在学习中找到无穷的乐趣,孜孜不倦并乐此不疲。如果要为我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做一个心得总结,那么我只想说:我很享受学习,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这条路上能留下我的足迹。炎炎夏日,我与奶奶在清凉的瓷砖上比赛认字写字的孩童时光是我最初的学习启蒙记忆。如今,图书馆早晨的鸟鸣和午后的阳光伴随着我度过的自习日常仍能带给我无限的乐趣。
“自律”——我想可以用一个简单的词语概括自己的学习历程。在大家还迷糊着,对未来迷茫时,我已经设置好自己的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并付诸行动去完成。而通常在周末的早晨,我早早地着装整齐离开了寝室,一直没回去,但没有人会奇怪我的去向,因为室友都知道我要么在自习,要么就在做实验。到了考试月的时候,有些同学急急忙忙在空白的课本上画上一个个重点,而我只是延续平日习惯,早起复习,按时睡觉,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效率的学习进度。这种扎扎实实、十年如一日的复习习惯,使我渐渐地也成为了“别人的闹钟”。长久坚持下来的生物钟,好像不需要闹钟提醒也能准点做事。待在家里的时候,上课时间就在房间上网课,课后完成作业,所以在疫情来袭的时候,也丝毫没有影响我的时间安排。最终,我以连续三年均为年级专业第一的学习成绩及综合素质测评、连续两年荣获国家奖学金、连续三年荣获校一等综合奖学金及校三好学生的学业成绩为我四年的专业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然而,奋斗也并不是一味地堆砌时间和精力,它还需要清晰的思路和目标并付诸行动,做一个时时刻刻都有准备的人。
2018年4月,也就是大一上学期的寒假,我没有立刻回家,而是通过面试提前进入了省部共建淡水鱼类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冯浩教授课题组学习。
在那个寒假,我迎接了人生当中的一个转折点,同时也迎接了命运带给我的磨砺与挑战。我需要挑战的,不仅仅是初入实验室时理解深奥难懂的实验原理与记忆繁琐的实验步骤,还有长沙正值寒潮的恶劣天气等外在艰苦环境。尽管如此,我也从未产生过什么心理落差,依旧每天坚持去实验室跟随师兄、师姐学习实验技能,就这样凭着一股韧劲坚持了下来,直到小年前夜才回家。面对逆境,《罗马人的故事》中的“当你觉得自己走得特别辛苦的时候,那一定是你在走一条上坡路”为我加油打气,给我无穷的力量与希望,因为我相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大一一整个学年的理论和实验技能学习为我后续参加的“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了大二,在掌握了各类实验技能的前提下,我开始研读文献,准备挑战杯大赛及大创项目。我感谢我阅读过的每一篇文献所带给我的灵感,我也感谢每一次实验失败敦促我的反思,正是这些一点一滴的积累,使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获得了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第十三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此外,至今我分别以第四、第五作者在 SCI 一区发表论文 4 篇,分别主持和参与1项国家级和校级大创项目,均已顺利结题。并在暑假通过参加夏令营,现已免试保送成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直博生。
同学们,我们应该用“及时奋斗”这个四字短语身体力行地诠释我们的大学生活,但我还想告诉大家的是,大学四年不仅是我们拼搏的四年,也是我们感受青春、体验生活的四年。尽管学生工作、班级事务和实验室学习会让我有限的时间更显匆忙,但我对美好生活的探索从未因此止步。在空闲时间我也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看一场令人震撼的电影,品一次独特风味的美食。这样的忙里偷闲,是对自己生活格调的丰富,更是对自己紧张生活的调试,是为以后长足的学习和工作做准备。
大学四年,转瞬即逝。我在这里认识了许多不同的人,见识了各种各样的生活,逐渐发现人生没有标准答案。面对选择,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听从内心,选一件最喜欢的事,并把它做到最好。面对顺境,《诗·小雅》中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为我敲响警钟,提醒我不应掉以轻心。而且我渐渐明白“一切靠自己”的真谛,我以为“有外物以相之”的确可以省时省力,但自己争取和创造的“天时地利人和”才是真正有能力的表现。
我有幸身处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这样一个好的平台,有幸在这里遇到了良师益友,有幸在这里收获了四年无悔的时光。当然,“成败与荣辱只是暂时,习惯与态度才是永恒”,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共勉:此刻是我们的另一个奋斗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学思践悟汲取前行力量,立德修身把握正确航向,努力成为一名科技人才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添砖加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