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获百余项国家级科学研究项目
本报讯 近日,国家社科基金2021年年度项目立项结果公布,我校获得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21项、青年项目5项,共计30项。立项数排名居全国高校第24位,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第4位,全国地方师范院校第2位,湖南省第1位。
从校内各学院立项分布情况看,文学院6项,历史文化学院5项,外国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各4项,体育学院、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各3项,旅游学院、法学院各1项;从学科分布情况看,中国文学、语言学、马列·科社各4项,中国历史、哲学、体育学各3项,管理学2项,法学、理论经济、社会学、世界历史、统计学、外国文学、宗教学各1项。体育学立项数取得历史性突破,排名居全国高校第6位,与华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并列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第1位。据统计,今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正式受理有效申报32714项,公布立项课题4642项,全国平均立项率14.2%,我校立项率19.1%,高出全国5个百分点。
截止目前,我校今年已获得4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重大项目1项、年度项目30项、中华学术外译项目(2020年度)2项、教育学项目5项、艺术学项目1项、思政专项项目1项。另有8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正在公示中。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我校共有72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获批直接经费3122万元。
从项目类别统计来看,我校今年获得1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7项面上项目和34项青年基金项目。其中,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王接词教授的“相对论性量子信息”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资助总经费为200万元。
从学部和二级单位立项情况来看,我校在基金委的8个学部都有项目立项,共有13个二级单位获得了资助。其中,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和数学与统计学院分别获得19项和10项,继续延续良好态势;生命科学学院获得9项;医学院获得8项;地理科学学院和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分别获得7项和6项,均创该学院(医院)新高。
(社会科学处 科学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