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娘家人
——记2021年度“湖南省职工最可信赖娘家人”、我校工会常务副主席余英
本报通讯员 谭郑霄 近日,2021年度“湖南省职工最可信赖娘家人”名单正式公布,我校工会常务副主席余英光荣上榜,是湖南省属高校唯一一位上榜的“娘家人”。
自2018年9月担任校工会常务副主席以来,余英一心扑在工会事业上,用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暖人心、聚人气,不断提升教职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熟悉她的教职工无不赞许她,“余主席是一位热心、细心、贴心、暖心的美女主席,也是我们大家最信赖的娘家人。”
力推民主建设,热心维护职工权益
“工会是学校党委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教职工的‘娘家’,必须认真倾听教职工声音,事事有回应,只有尊重教职工,才能凝聚学校事业发展的力量。”这是余英常对工会同事们说的话,也是她在工会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始终不忘的原则,由此她高度重视教代会和提案工作。在她看来,这是教职工参加学校民主管理与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凝心聚力的有效方式,必将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为提高教职工建言献策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提案工作办理效率与质量,余英在提案工作建设上没少下功夫,她多次与信息化中心对接,2018年底建成了湖南高校工会首家电子提案系统,实现提案征集、审核、立项等全流程网上办理。为了让教代会提案尽快得以落实,她督促承办单位做到件件提案有答复,同时,选取教职工最关心、关注的提案,如加装电梯等事项协调组织面对面交流会。近几年,教代会300余件提案,答复率100%,满意率达95%,20余件重点提案纳入学校中心工作。务实的提案办理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学校民主管理和建设,成为广纳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平台,获得代表们好评。而围绕提案办理开展及时充分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也使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不断提升。
创新文体活动,细心打造美好生活
“组织文体活动是高校工会履职的重要形式,也是鼓士气、增干劲、聚人心的有效途径,工会组织活动要以教职工为中心,让教职工当主角。”这是余英常挂在嘴上的话。为此,她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汇聚各方力量,把工会活动开展得多姿多彩,有声有色。
为了将有特色、有影响、有成效的文体活动带入到教职工的业余生活中,余英一到任就深入开展调研,了解教职工的需求,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做了大量创新性工作。如构建了“校工会+部门工会+文体协会”三联动的工作模式,实现了工会工作的全覆盖,并根据教职工多样化需求设计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吸引更多教职工参与;在她的筹谋下,学校在工会大楼教工之家新添了朗读亭、发球机、台球桌、茶水吧和书报角等设施设备,面向全校教职工免费开放,为教职工在工作之余提供了更多的健康活动方式;2019年创设了“美好生活讲堂”,组织开展职业素养、身心健康、普法维权、家庭亲子等专题讲座20余场;组织新春联欢会、球类比赛、跳绳比赛、歌咏比赛、亲子游学、书法摄影比赛、诗歌朗诵会、趣味运动会、好书荐读接力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极大丰富了教职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了教职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广受教职工的好评。
“校工会的活动丰富多彩,品质高,大家对‘美好生活讲堂’的评价很高,草木染体验活动给我印象最深刻……”校友会张学工老师每次参加活动都由衷夸赞。
关心师生冷暖,贴心构建和谐校园
“作为工会人一定要做教职工的贴心人,为他们解难纾困。”余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关心教职工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大家遇到诸如找对象、子女入园升学、家庭变故等难题时,她总是不遗余力地想办法协调帮助解决。近年来,在她的主导下,工会组织“书香师大 以书会友”“和你一起看星星”等青年交友联谊线上线下活动20余场次;实施大病医疗互助5074人次补助643万元;慰问特困职工、贫困户家庭和学生500余人次。
有一次,余英在吃午饭时从同事口中得知一老师突遇重大变故,她当即召开办公会商议,下午就将慰问金送到该老师家属手上,及时的慰问让家属们感动不已。像这样贴心的帮扶远不止一人一事,四季送温暖、上门送慰问已经成为她和工会人的工作常态。每年春节,余英都会组织登门慰问,2019年她带队到医学院时,了解到一位老师因妻子没有工作,大孩子患重疾,父母身体不好,家庭生活拮据。之后,余英始终惦记着,经常询问他的情况,每年亲自去看望慰问,经过几载帮扶,这位老师与余英结下了深厚友谊。他说:“余主席就像我的家人,给予我战胜困难的力量!”
“看到余老师,就像看到妈妈一样,很亲切,很温暖。”被帮扶的学生迪丽努尔对余英充满了感激。迪丽努尔是校工会结对帮扶的一名少数民族女生。2018年秋,余英刚到校工会任职,在得知该学生需要帮助时,立即约她见面。当看到体型清瘦、衣着单薄的迪丽努尔,余英满心关爱地握着她的手,像妈妈一样嘘寒问暖。从谈话中得知,迪丽努尔家境贫困,生活特别节俭,临走时,余英从包里掏出几千元钱塞到她的手中,嘱咐她要好好吃饭,照顾好自己,有困难尽管提出来。从那以后,余英不定期给迪丽努尔安排勤工俭学、提供学习帮助和钱物资助,直到她大学毕业。
请缨脱贫攻坚,暖心服务伟大工程
为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坚决打赢湖南省脱贫攻坚战,我校先后组织实施了“以购代捐”和“消费帮扶”。校工会是任务的主要执行单位,接受任务以来,余英先后前往学校对口帮扶点绥宁县关峡乡插柳村和花园阁村近20次,从源头考察严把福利物资质量关。她以“据己之需,据己之力,据人所有”为原则,共组织采购农副产品700余万元。2019年4月代表校工会向关峡学校、插柳村部捐赠学习用品、生活物资计4万元。
不仅如此,余英还组织工会党支部为结对帮扶贫困户杨焕斌老人爱心捐赠,寒来暑往,每去一次插柳村,除了送上慰问金和生活物资外,余英尤其关心老人家的衣食冷暖,老人家感动得直说“余主席比亲女儿还好”。2019年12月《工人日报》以“工会人的插柳情”为题报道了她为杨焕斌捐款并赠送冬衣的事迹。余英的暖心之举深深地刻在了老人心中,每到板栗成熟时节,老人家都要特意给她留上一小袋,余英将这份无法推辞的心意,与同事们一起分享,大家品尝着甜美的果实,更品味着浓浓的情义。
“作为扶贫工作的一名参与者,在这个伟大进程中,能与时代同行,贡献绵薄之力,是终生难忘的经历!”余英说道。2020年,余英被评为我校“脱贫攻坚优秀个人”,被湖南省委组织部、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记功并授予奖章。
2018年来,在余英的带领下,校工会成功申报了“全国模范职工小家”2家、“湖南省模范教职工小家”3家,全国、省“五一劳动奖章”“先进工作者”4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1家;推评省三八红旗手(集体)、省芙蓉标兵岗、芙蓉百岗明星、省文明家庭等表彰奖励10余项;评选了十佳师德标兵、十佳青年教工、十佳文明家庭40余人(户);2022年1月,外国语学院“乡村外语教育创新工作室”被省妇联命名为首批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工作室;学校工会工作连年荣获省教育工会“综合工作先进单位”“财务会计工作考核特等奖”,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注入了工会力量。
余英以民主扎实的工作作风、润物无声的工作方式、勇于担当的奋进姿态和勤于服务的真诚情怀,用热心、细心、贴心、暖心为教职工服务,生动诠释了“娘家人”这个温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