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访我校第21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严文烨
本报记者 贺思宇 今年是严文烨站上讲台的第七年,从刚开始的矜持不苟,到现在的从容自如,时间加之于她的是不断精进的教学能力,而不是在春秋代序中消磨掉的教学热情。她说:“明天的我一定比过去的我更热爱教学。”
“成为一名教师”的梦想种子在严文烨的童年已悄然发芽,在湖南师大度过的大学时光,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她的梦想提供了更广阔的天空、更深厚的土壤,德才兼备的教授们则使她明确了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文烨回忆道,“大学时教我们基础英语的邱老师,是一位很温柔很有力量的老师,她既能将知识讲得透彻而让学生敬畏,也会细心亲切地与学生交流。”如今,严文烨也温柔而坚定地走在培育桃李的路上。
早在2017年,严文烨便参加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那时的她作为一位“新手”教师,凭借着条理明晰、深入浅出的讲授获得了三等奖。四年后,在2021年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中,严文烨获得了一等奖。当问及这次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秘诀时,严文烨用了“不拘一格”一词来概括。“第一次参加赛课时,我采用的是模式化的课堂设计:课堂导入,课文分析,再课堂总结,虽然获得了名次,但赛后反思时,我意识到存在着课堂形式创新不足的问题。” 在2021年的比赛中,严文烨突破了常规化的教学模式,将口语课的主角交给学生们,结合旅游管理的专业特色,设计了以吸引外国游客到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旅游为主题的英语演讲环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积极展现自己的风采。课堂获得评委们的青睐,严文烨认为原因有三: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有输入也有输出;英语演讲技巧有机地融入学生的专业特色,让理论落到实践之中;话题新颖,兼具思政教育。严文烨谈及教学目的时,说:“学习外语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让世界听见中国的声音,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是希望同学们能以祖国山水为荣,增强文化自信,也希望旅游专业的同学们能对自己以后的专业多一份信仰。”在七年的执教时间里,严文烨的个人履历中罗列了不少重要教学奖项,严文烨称自己是“比赛型”教师,她从一次次比赛中积累经验,不仅是为下一次比赛蓄力,更是为日常教学探索新模式。她表示:“以赛促学是大趋势,比赛是提升教学技能的好途径,一方面它提供了平台让你的课堂接受优秀教师的点评,另一方面,虽然都是教学比赛,但每个教学比赛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参加完不同的比赛后,我渐渐明白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是我掌控得最好的,也使我知道自己需要在什么方面提升。”
严文烨将参加教学比赛视作自己磨练教学技能的试错机会,鼓励自己多尝试多探索,在课堂上,她也鼓励学生多尝试,并用“perfect mistake”来表扬那些虽有小错误但敢于表达的学生。“说错远比不说要成功。”严文烨鼓励学生自信地开口说英语,不要害怕发音的不准确。她提到自己有次在课堂上读错了一个单词的元音部分,被学生指出后她大方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表扬了指出错误的学生。“老师不是全知全能的,而且作为大学生应当有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我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观点,敢于质疑。” 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严文烨在课堂中常常设计辩论环节,譬如有次课堂上就“应不应该进行动物实验”展开了一次热烈的辩论,在课堂上学生们踊跃发言,提出了与课文观点相异的论点,并有逻辑地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这堂课虽然超出了严文烨原定的教学计划,但她认为这是一堂十分成功的课。
民主与开放是严文烨课堂氛围的关键词,严文烨在每次接触新的班级时,总会申明自己的立场,“老师不代表权威,在课堂上我希望你们能把我当做朋友,课堂上是学习更是交流。”严文烨的课堂很少有硬性要求,几乎不点名答到,课堂上回答问题时也不必站起来,她鼓励学生在达成基本标准的前提下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支撑这种弹性课堂开展的动力在严文烨看来源于两个自信,对学生自信,信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对自己的自信,信任自己的教学能力与课堂魅力。学生们期末对老师的评教结果显示严文烨的两个自信并非自负,而深究这份自信的来源,是严文烨步履不停、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
严文烨是一位内驱力很强的老师,她热爱教学,但不凭一腔热情,她希望能够更科学更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能力。除了积极参与外国语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组织的讲座与活动外,严文烨还会学习其他优秀课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刚入职时,严文烨采用的是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在2017年学院组织的外研社研习活动中,严文烨接触到了Reading Circle(阅读圈)的教学模式,她当即眼前一亮,这种以小组协作又各司其职,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交互式学习模式具有实操可能性与借鉴意义。在新学期开始后,严文烨便将课堂模式设计成围绕“阅读圈”分解教学目标的形式,学生们划分成一个个阅读小组,组内成员分别扮演Discussion Leader、Passage Person、 Word Master、 Summarizer等六个角色,带着各自的任务对文本进行解析。阅读圈的角色是轮转着来的,每充当一个角色,就会加强对那个角色所需能力的培养,在长期轮转的过程中,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阅读圈”模式的引入使枯燥的长文本解析变得活跃起来,严文烨也在过程中不断完善“阅读圈”的环节。严文烨说:“由于无法预估学生的关注点,所以对老师的知识面也有更高的要求,教学相长,古人诚不我欺。”
时光易逝,寒暑易节,当严文烨回顾其执教历程,她不悔于自己全力以赴地准备每一次比赛,欣慰于自己对每一堂课的精益求精,欣喜于自己用真诚换来的学生赤子之心。当展望未来时,她说:“十年、二十年、或是更远的将来,我仍然会站在三尺讲台,热爱可抵岁月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