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师德之魂 育时代新人
□本报评论员
荷花九月娇,丹桂仲秋红。在这金色的秋天里,我们迎来了第38个教师节,借此向全校教师致以最诚挚的节日的问候和最崇高的敬意。
教育承载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教师是国家大厦的基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基础在教育,根本在教师。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纵观历史发展的长河,一个国家的富强繁荣与其师道精神密不可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肯定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全面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坚定不移地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我们要在建好建强“双一流”高校的进程中,一如既往地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固本培根,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大国良师”。
学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教书育人,师德为先。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理想坚定、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教师要做“大先生”“引路人”,党中央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任务。“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育有德之人,要靠有德之师,只有教师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校教师要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教书育人的重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带头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担当起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责任。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自觉增强立徳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育人育才的辛勤园丁。教师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全校教师要牢记使命,矢志教书育人,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要努力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新思想、掌握培育时代人的新本领、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以更高的使命担当和更高的事业追求献身教育,更加忠实履行教师的神圣职责,自觉地把个人发展同祖国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有梦想者必有未来。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校教师要不负重托,担当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