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欢迎您访问湖南师范大学网站!

1652-4-1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7日 15:41 点击:

□邓依婷

我在梅山煮茶等你

我的家乡安化位于雪峰山脉北段,又名梅山,是梅山文化的发祥地。作为湘中名城,安化最为世人熟知的是其出产的黑茶,有“中国黑茶之乡”的美誉。

安化多高山,崇山峻岭中遍布大大小小的茶园。大茶园多隶属茶厂,茶树种在一级一级的绿色梯田上,规模宏大,形制规整,甚是好看。清明前后是春茶采摘的好时机,天麻麻亮,当地妇人皆背竹编的大背笼,“度涧穿云”去采茶。采茶是有技巧的,并非简单地徒手掐断,而是食指戴一个银色的采摘铗,靠近茶叶稍一用力,叶尖儿便坠落到手下的茶袋中,这就是“掐尖”。采茶是一件辛苦的细活,直到天黑,忙碌一整天的妇人们才将采摘的茶叶送到茶厂。茶厂根据成色,给不同的价格。“三叶一心” 品质最佳,价格也最高,往往被加工成高端的红茶。虽然安化普通百姓爱喝茶,但对于茶品质要求并不高,只要有地,都会种几棵低矮的茶树,春日随手采上几袋,炒好便满足了。

小时候见祖母炒过春茶,将摘来的新茶洗干净,在堂屋里晾一晚,早起时茶叶已晾干,便开始炒茶。在土灶上支起一口大铁锅,火无须烧得太旺,待锅微热,便将茶倒入,用铲子不停地翻炒。不多久,绿叶在铁锅内开始颜色变深,叶边也蜷缩起来,当茶叶都卷边后,撤掉一些柴火,用小火继续翻炒。炒到干干脆脆的,便可以出锅了。冷却之后,将茶叶装进干净的袋子,密封好,便可供家里人喝一年。这种自制的炒青绿茶经过冲泡,汤清叶绿,香味浓长,是安化人日常生活必备。

安化最出名的茶当属黑茶,传统黑茶的原材料大多是粗绿的老叶,当地人叫它老木叶。现在随着技术发展,黑茶也取材嫩叶。黑茶的制作工艺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等几个步骤,而渥堆发酵是其有别于其他茶类的特有工序。渥堆发酵的过程极为复杂,当茶叶在酵母菌、霉菌等多种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颜色变成老褐、香气变得醇厚时,这道工序才算完成。黑茶属于后发酵茶,能长期保存,而且越陈越香。

梅山人爱喝茶,所以渴了从来都是说“呷茶”,而非“喝水”。家家户户必备一个老式烧茶的陶壶,陶壶里面结满了茶垢。放进一把茶叶,几碗清水,熬煮至水沸腾,便是一家人一天的茶水。喝这种茶,是不太讲究的,不太渴时,小碗盛一碗,两三口喝尽;要是渴起来,大碗一盛,便咕咕下肚了。喝茶,梅山人有着北方人喝酒似的豪爽。

当然梅山人也有对喝茶非常讲究的,他们往往呼朋引伴往茶馆去。茶馆有年轻温婉的茶艺师,着素色长衫,用木钗挽着发髻,手腕间戴一个古朴的银手镯。她们娴熟地煮茶、冲泡,一套动作如行云流水,好似画里走出来的。宾客绕桌围坐,先把口鼻凑近闻茶香,冒出的腾腾热气浸润着脸颊的每一个毛孔,然后撮一口热茶,细细品味茶甘。

安化人喜欢喝的另一种带茶的饮料叫擂茶。一个擂钵,放进被水发泡的大花生、几块姜片,撒几把炒香的白芝麻,一把新鲜的嫩绿茶叶。女主人持一根半米长的擂棒,把擂钵夹在双腿间,开始擂茶。这是讲究巧劲的活,用力的方式不对,可能会把擂钵擂翻。在擂棒与擂钵的摩擦中,各种物料逐渐变得细腻,渗出浆汁,香气四溢。擂好之后,配上冰镇的清水,撒上白砂糖,搅拌均匀,便是擂茶。讲究的可能还喜欢加上炒香的阴米、炒黄的豌豆、咸口的花生米等等。在夏天,安化随处可见的是擂茶铺,一杯清水擂茶,足以扫去炎热。

梅山人夏天酷爱水擂茶,而春天却钟情于米擂茶,喝米擂茶甚至成为了春茶时节到来的的固定习俗。比起夏日冰凉的水擂茶,米擂茶是热气腾腾的。几把米,一把刚采的新茶,配上一点点花生、或是玉米粒,具体得看各家喜好,擂碎到一定程度,加几勺盐,放进锅里熬煮。这吃起来有点像粥,但鲜嫩的春茶叶却带来了不一样的清香口感。

梅山的山水让人流连忘返,梅山的茶让人回味悠长。当黑茶飘香的时候,远方的朋友,我在梅山煮茶等你,静看资水悠悠……



上一条: 1652-4-2
下一条: 1652-3-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