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责主业 勇于担当作为
——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校纪检监察工作巡礼
党的十九大以来,学校纪委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围绕“双一流”建设大局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学校纪检监察工作连续6年获评省属高校一等奖,多次被《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宣传推介。
履行监督职责,服务学校大局更加有力
这几年,学校纪委认真履行监督“第一职责”,不断推动政治监督常态化、日常监督具体化、专项监督精准化。
突出重点,常态化开展政治监督。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在学校贯彻落实,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牵头成立督查组,对意识形态管控、党史学习教育、师德师风建设等重大事项开展监督。疫情防控及封控期间,全体纪检、巡察干部既“督”又“战”,联动监督为疫情防控提供纪律保障。
凝聚合力,做实做细日常监督。监督队伍专业化。从财务、审计、工会和专业教师队伍中优选30名干部职工,建立党风廉政监督员库参与监督。监督手段多样化。通过科技赋能、审监联动、用好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推动问题整改与完善制度相结合,提升监督实效。监督目标精准化。紧盯基建维修、物资采购、招生考试、职称评审等“关键环节”“重要问题”推进监督与治理。充分发挥“派”的优势,学校纪委扩充了编制,壮大了队伍,增强了力量,通过向部分附属单位派驻纪委书记,推动改革向学校基层延伸,打通了监督执纪“最后一公里”。
注重实效,坚持专项监督立行立改。班子成员以上率下,通过党委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项督查督办等形式,查摆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的问题。开展领导干部违规收送红包礼金、“三公经费”等专项监督,认真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突出问题。明确选人用人“红线”“底线”,严防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学校干部作风和工作纪律实现明显转变,实现了新提任干部的零信访,去年对学校选人用人的“一报告”“两评议”优秀率高达97.5%。
“两个责任”联动,扎实推进清廉校园建设
近年来,按照清廉湖南建设要求,学校纪委锚定“清廉校园”建设总目标,层层压实“两个责任”,推动清廉建设走深走实见成效。
做好顶层设计,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学校出台“一把手”监督实施意见,深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落实校领导班子同分管、联系二级单位“一把手”履行主体责任专题谈话制度,形成上级“一把手”抓好下级“一把手”,上下贯通,以清单化推进管党治党责任落细落实。学校作为全省最早启动清廉校园建设的高校,率先将清廉校园建设任务有机纳入校院两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之中,督促校院两级党组织将清廉校园建设与党史学习教育、“两个责任”落实及师德师风建设有机结合,对涉及“一把手”及领导班子的问题线索从严处置,促进“关键少数”把政风清廉的标杆立起来。
构建宣教体系,营造廉洁文化氛围。坚持以专题学习倡廉。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一把手”监督和清廉校园等专题培训研讨,提高“关键少数”免疫力,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坚持以警示教育醒廉。组织全体校领导及配偶共上廉政课,督促“关键少数”树好家风;组织“关键少数”赴党史馆、监狱、法庭等地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围绕黄惠勇典型违纪违法案例开展以案促改,筑牢法纪“防火墙”、严守廉洁“高压线”。坚持以廉洁文化育廉。通过开展家风家教主题讲座、清廉教育主题征文、清廉机关宣传标语评选和书法比赛等主题活动,使清廉文化入脑入心。
深化校地联动,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发挥高校学科、人才和教育资源优势,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形成互带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与岳麓区纪委、湖南赤山监狱等开展校地合作、校狱共建,参与清廉岳麓共建培训,参与清廉文化宣教阵地、廉政理论教育基地和警示教育基地的共建,开展实践创新,作出服务社会新贡献。
严肃执纪问责,“不敢腐”的震慑持续增强
这几年,学校纪委严格规程精准执纪,秉承“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原则,坚持有案必查,一查到底。
坚持用心用情做信访。注重开门接访,强化跟踪督办。十九大以来,共处理信访293件,通过综合研判、精准办理,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办结率100%,师生员工对学校信访处置工作满意度高。近年来全校信访量降幅显著,且重访、越级上访明显减少。
坚持“零容忍”执纪问责。十九大以来,查办违纪违规案件23起,收缴违纪资金达636.45万元。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7人,其中给予党内重处分10人,形成有效震慑,多起案件入选全省高校典型案例。依托驻教育厅纪检监察组在我校设立的第一纪律审查室,积极参与驻厅纪检监察组“联合分片交叉执纪”工作,先后派送4位同志参与第一纪律审查室负责的“联合分片交叉执纪”。三年里,查办了一批典型案件,在全省教育系统引起了较大反响。
坚持做好“后半篇文章”。学校纪委推出澄清正名“阳光反馈”和“暖心回访”机制。对受处分的干部,开展“暖心回访”已成常态。近期,学校党委和纪委联合对受到不实举报的3名正处级干部,开展集体谈话、以会议澄清正名为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红网、三湘风纪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勇于自我革命,锻造高质量纪检监察铁军
近年来,学校纪委积极贯彻省纪委省监委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要求,着力锤炼纪检监察干部严实深细作风,努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能打硬仗的纪检监察铁军。
以淬炼品格严防“灯下黑”。纪检干部们牢牢把握纪检监察工作的政治属性,把讲政治贯穿于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始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战略思想,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为保持风清气正的校园生态作出应有贡献。
以深化改革完善队伍建设。贯彻落实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要求,成立监察专员办,实现审查、审理和信访案管分离;向学校独立法人单位派驻纪委书记,设置纪检监察室;选调2名具有地方纪检、检察院工作经历的办案能手,进一步优化学校纪检监察队伍;选优配强各二级党组织和党支部纪检委员,建好和用好纪检监察“五支队伍”,延伸了监督触角。
以学习培训提升业务素质。近5年来,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参加上级纪委业务培训42人次,开展校内业务培训7次,切实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素质,不断推动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积极开展理论研究,主持完成省级重大招标课题、省智库专项重大委托课题各1项,在《光明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报刊发表理论文章20余篇。学校纪检监察干部荣获全省教育系统纪检监察执纪审查先进个人5人次,荣获全省高校“联合交叉执纪”卫士奖3人次,1人获评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嘉奖对象。
栉风沐雨,初心不改,砥砺奋进,再续华章。学校纪委将聚焦主责主业,勇于担当作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谱写全面从严治党新篇章,以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护航学校“双一流”建设。
(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