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探索思政课新模式
本报讯 日前,在新民学会旧址,马克思主义学院陈佳、罗薇、邢鹏飞三位老师以“穿越时空的对话——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面向2020级历史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学生,共同讲授了一场有风景的体验式思政课,探索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堂的新思路、新途径。
在新民学会旧址陈列室,三位老师结合新民学会成立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展开了主题鲜明的导学。陈佳以“百年大变局视野下的青年使命”主题展开现场教学,激发同学们思考。罗薇以“百年大党的青春力量”为主题,重点阐述了百年前青年们在建党准备方面显现出的青春力量与担当。邢鹏飞以“从马克思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主题,结合新民学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激励学生心系国家前途与命运,接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火炬。
同学们身临其境,与革命先辈们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深受触动。历史文化学院李杰娥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青年人要能够干实事、干好事,在拥有远大抱负的同时,着眼当下,勇毅前行。”历史文化学院徐方远表示,“青年人要学习红色历史,赓续红色基因。当代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历史文化学院吴诗仪号召同学们“聆听建党先声,牢记青年使命,让青春光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熠熠生辉”。
三位老师和同学们围坐在新民学会旧址的圆桌旁,进行课堂讨论与总结。通过重走红色遗址、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当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是青年学生接续先辈遗志,完成时代使命的纽带。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学习和实干中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