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欢迎您访问湖南师范大学网站!

1662-3-1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3日 17:52 点击:

尹姮:像散文诗一样生活

尹姮,医学院2019级本科生,曾任医学院青年传媒中心平面设计部负责人,曾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二等奖,多次获评校二等、三等奖学金,现已保送至中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本报记者 程羽 采访之前见到尹姮,是在一张国奖喜报上。喜报的照片里,几个白色小人正认真地调配着试剂,口罩、护目镜、手套,我几乎可以想见她有怎样一副严肃又刻板的面孔。但走近一看,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全副武装下面隐藏的却是一个笑起来明媚、活泼的姑娘。这个姑娘善良纯净、外柔内刚,她勇敢地尝试,热烈地追求,真诚地生活,把大学时光过成了一首既激昂又浪漫的散文诗。

尽心耕耘,静待麦熟硕果累

当记者问起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有什么感想的时候,尹姮笑着说,“我觉得我是个运气很好的人”。但回望她这一路走来的种种经历会明白,这份幸运背后埋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汗水和眼泪。

这不是尹姮第一次参加竞赛。在这之前“互联网+”的止步和大创的落榜,让她几乎对科研失去了信心,好在尹姮从来不是一个轻易认命的人。大二升大三的那年暑假,当老师问谁愿意留在实验室帮忙时,她义无反顾地再次迈出了脚步。那个夏天,她每天伴着蝉鸣而起、携着星辰而归,连续12个小时在实验室里打转,饿了就趁机器运作的时间飞跑出去,匆匆糊弄一下肚子就赶紧回实验室查看刚刚的运作结果。“辛苦还是其次的,最折磨人的是枯燥”。为了做出想要的实验结果,她经常将简单的实验重复一遍又一遍。最长的一次,整整21天,252个小时,她都在重复做一个实验。但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将近一年的时间里,等待着她的是开不完的组会、做不完的实验、写不完的报告。尤其是今年三月的那段日子里,学科考试、综述汇报、大创申请、考研准备,所有的事情都好像故意似的碰了面,压得尹姮几乎喘不过气。但她咬着牙坚持下来了,拼尽全力把每一件事都做到自己的极限。月末,日常组会结束后,老师对她说了一句“做得好,看得出来你用了心。”再苦再累都没掉一滴眼泪的她立刻就酸了鼻子。“我的付出是值得的,只要努力总有一天会被看见。”尹姮说。

“花还会重新开,不同的春来了又来。”这是尹姮在得知获奖后的朋友圈发文。“虽然,在我走过的这段路程里,大多时间都看不到终点在哪儿,但我没有焦虑或是想过放弃,因为我知道,我现在所做的一切,在未来某一天都会对自己有所增益。”终于,在不断的积累和耕耘中,属于她的花朵开在了属于她的春天。

不被定义,且歌且行且人生

作为独生女,在长辈爱意的包裹下成长起来的尹姮,从小就对一切事物都保有孩童般的好奇与热情。绘画、小提琴、写作、摄影,广泛的爱好将尹姮的小小世界装饰得五彩斑斓,造就了她以自信、浪漫为题的人生主旋律。

尹姮的大学生活无疑是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社团、学生工作、志愿活动、学科竞赛,她一个都没有拉下。“我什么都想试一试”,尹姮不放过任何一个冒险和尝试的机会,刚刚迈入大学的她用赤子般的热情拥抱扑面而来的一切新鲜事物。其中,最令她印象深刻的就是定期的敬老院慰问活动。小提琴九级的尹姮,借助自己的特长给老人们的生活添上一丝色彩。表演结束后,一些老人总会拉着她唠家常,每当这个时候,尹姮都会有一种被人需要的成就感,“在他们的目光里,我觉得我的陪伴是有意义的,能够给他们带来温暖。”不仅如此,尹姮在大学也没有放弃对画画的喜爱,她加入了学院青年传媒中心的平面设计部,并多次在设计比赛中获得佳绩。

实验中的尹姮是理性且严肃的,但脱下那身白大褂,生活中的尹姮,感性又浪漫。2022520日,是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综述第二次定稿的日子,也是尹姮父亲的生日。面对繁重的学业和比赛,她没有丝毫犹豫,买下了当晚回家的车票。面对父母心疼地嗔怪,尹姮说,“在我的心里,你们最重要。”尹姮有一个专门记载自己日常“碎碎念”的公众号,名字叫做“六点一时”。她向记者解释,“因为六点一时是朝霞和晚霞出没的时间,也是我走出寝室或是走出实验室的时间,每个疲惫的清晨或傍晚拿起手机拍下一张漂亮的风景是最治愈我的时刻。”对生活的热爱沉积起尹姮无尽的热情和勇气,也塑造了她坦然面对一切的生活态度。今年生日的时候,尹姮在公众号里写下了自己的愿望,她说,二十一岁的姮姮要更勇敢更自信,要日日欢喜、得偿所愿。

勇敢追梦,不负韶华行且知

已经成功保研的尹姮,谈起未来的规划,只是淡淡地说,自己没有一个过于明确的定位,但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那个深植于心的终极目标——“我想要帮助更多人,把我从小接受的爱意加倍传递给更多的人。”

事实上,学医并不是尹姮初心,新闻才是。中学时期,她最喜欢的书是几位央视记者撰写的采访笔记。“他们可以在采访的过程中接触到许多各不相同的人,品尝他人的酸甜苦辣,帮助他人走出困境,我觉得这是我想要的生活”。世事无常,阴差阳错之下尹姮去到了自己从未了解过的医学院。本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一心想要转专业的尹姮因为一次偶然的志愿活动改变了想法。那是长沙市四医院组织的一次志愿者活动,尹姮被分配到放射科作为引导员帮助患者就医。在那里,她遇到了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孤身一人的他面对智能化的挂号设备显得手足无措。尹姮赶忙过去一步一步帮助老人完成了挂号检查拍片等一系列流程,“看着他完成检查后开心的笑容,我有一种被人需要的成就感,也让我明白我的愿望在医院一样可以实现,甚至可能会更加直接。”就这样,尹姮下定决心留在医学院读书,并决定扎实学好专业,成为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

确立目标的尹姮,不再理会外界的任何喧闹,怀揣着志向坚定地踏上了追梦之路。“我从来不给自己找退路,因为我觉得想退路的那一刻就已经输了一半了”。抱着这样的态度,在面对一次次挫败的时候,尹姮从来没想过放弃,并在越走越远的道路上变得更加平静,学会更加享受过程而不是执着于结果。科研与学习的任务很繁重,所以“事先做好计划永远是上上策”。她会细细地做好自己每一学期、每个月、每一周,甚至是每半天的学习计划,并且她很自信地告诉记者,“我的计划基本上都能完成”,对于尹姮来说,每天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就是拿起笔一个个划掉小本子上任务的时候。“我的人生准则就是”,尹姮说,“合理规划时间,然后头也不回地向着远方,一步一个脚印,冲!这就够了”。



上一条: 1662-3-2
下一条: 1662-2-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