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欢迎您访问湖南师范大学网站!

1662-4-1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3日 17:54 点击:

□李春莲

三致祥:家庭兴旺的密码

晚清重臣、湘军首领曾国藩,是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其家教家风为世人称道。曾氏家训中提倡“三致祥”,即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曾国藩认为,孝顺父母、勤劳节俭、宽厚待人,是能够为家族带来祥瑞的好品行。我很幸运,因为我就成长在秉承这样良好家风的家庭里。

孝致祥

我国历代重视“孝道”,认为“忠臣必出孝悌之家”。作为传统的士大夫曾国藩,把“孝”作为齐家的第一准则。

我的爷爷只有我父亲一个儿子,他一直和我父母住在同一屋檐下。爷爷63岁时突患脑溢血过上了轮椅生活,行动不便,说话吐词不清。父亲在邻村小学当老师,是该校唯一的公办教师,每天坚守学校,只到周末才回来。母亲孝顺至极,日夜侍奉爷爷。爷爷衣着干干净净,坐轮椅20年,没有长过一次疮。爷爷离世前卧床三年,父母守在爷爷床边三年,没睡一夜安稳觉,打破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说法。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我们姊妹三个也恪守孝道。父母亲曾同时在湖南省中医附一住院,我在长沙工作就负责联络探望,哥哥姐姐因工作脱不开身,姐夫就申请年假,在医院日夜照顾我的父母。医生和病友们都夸赞姐夫是“中国好女婿”。

勤致祥

俗话说“勤能补拙”,曾国藩用一生来践行勤道。曾国藩不仅自己有早起的习惯,还将“勤快早起”写入了曾氏家训。他说:看一个家庭兴败只看三个地方,一是看子孙睡到几点,二是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三是看子孙有没有读圣贤书。他所说的这三点都是在强调勤劳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

母亲是地主后代,成分不好,在那个特殊年代,她虽然经常挨批斗,但批斗完仍争分夺秒赶工分。她和父亲相濡以沫,相互扶持,终于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两口子像燕子衔泥一样,将三间土砖房变成了两层楼的红砖房,又建成了四层乡村别墅。母亲只读了四年书,但是深深牢记“读书能改变命运”,所以我们姊妹三个在她的影响下学习都很努力,我们家也成为村子里唯一一户三个娃娃都走出大山的家庭。八年前,母亲患癌手术,我们对她隐瞒了病情,出院后没几个月后她便生龙活虎地纵横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间,种地养殖样样不拉。她不爱旅游,也没文娱活动,最大的乐趣是整日劳作,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三姊妹把她做的农副产品大包小包的带回去,还有就是每天清晨把蔬菜扛到村口去卖,给我们报喜说这个月又卖了多少钱。在孙辈们生日或者开学时,她就包上一个大红包,喜滋滋递上去。20214月,母亲出现癌症骨转移,她自知好不起来了,便不再吃药,不想拖累我们,只求速去。最后她走的时候,我们姊妹三个都在工作岗位上。她交代父亲,说杂物间有些西瓜种子和蔬菜种子,要种到地里,说我们三姊妹回来时就有吃。她很平静,很安详,不像是临终告别,而好像是要出一趟远门。母亲走了,但她的善良勤劳的品性一直激励我们姊妹前行。

恕致祥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曾国藩在咸丰十年九月廿日日记中说:“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存一番熏陶玉成之心,使人乐于为善。”他将自己的人生心得分享给几位弟弟:“予人一分面子,人必予两分面子;伤人一分面子,人必损十分面子。为人处世,面子不可不慎。”

父母古道热肠,对人一片赤忱,邻里有事需要帮忙的,父母总是尽己所能给予援手。虽然收入不高,他们却悄悄地资助了邻村一对孤儿读大学,父母对此从不宣扬,连我们子女也是通过乡政府来送锦旗才知晓有这么一回事。父亲说,做善事也要给人体面,维护别人的尊严。后来,这对兄弟都在北京工作,一回双峰就会第一时间来看望我父母。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家风是文化,滋养后代。家庭兴旺的密码就是孝、勤、恕。我会努力学习把“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作为齐家之道,一如既往地和家人和谐共助,照顾好父亲和公婆,培养好子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越孝顺、越勤奋、越宽厚,则孩子越优秀、事业越成功、家族越兴旺。

(作者系附中纪委书记)



上一条: 1662-4-3
下一条: 1662-3-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