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锦昌
人生天地宽
傍晚,湿热的海风稍稍遇冷,逆着船行的方向一扫沉闷的气氛。抬眼望去,天边的晚霞红得发紫,矮矮地贴近大海,将万物笼罩在冥冥薄暮中。波涛一张一弛,拍在灰暗礁石的脊背上,但它刚为礁石擦拭身体,便又马上返回,犹如一个来去匆匆的游客。
我就是这样一位游客,执意离家两千里来到厦门,几天后便又离去。
面对陌生的场景,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只能左看看天边的景色,右看看眼前的人们,表现出游客该有的样子。这时,晚霞却忽地明媚了起来,挤在船上的游客们纷纷拿起手机记录,我千头万绪的萦思便和他们的惊叹声一起,双双跃进这喧嚣的气氛中。
我好像掉进了自己的困惑中……
耳边传来久远的声音,在长沙的过去之我,正循着无垠的海面,遥遥相问:所谓远方的意旨,真的是可以通过逃离来领受吗?
正如没见过大海的孩子,天性地憧憬海滨城市,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在这里完成了他们的心愿,可看过大海之后,我认识到,大海,不过是寻常雨水的积聚。好比高考前,我日日盘踞在名之为希望的煎熬中,那时我在心里将当下的生活与未来划出一条明显的分界线,梦想有朝一日,成为记者兼作家,因为我想纵身闯入沙漠,想在殿阁嵯峨的古刹内诵经焚香,想在洪水灾情一线报道人间疾苦,想和最不相干的人建立相系一生的回忆。然而,现实总是闷不作声,它既不能如我心意的好,也不是彻头彻尾的坏。高考之后,我留在了长沙,没有去遥远的城市;我隔上几周就回一趟老家,没有斩断过去;我也没能读上我喜欢的文学专业,之后更不可能成为一名记者。如今的现状,都与我的理想越行越远,如同我捧着一颗热腾腾的心来,却没有看到内心的远方。
不过,到没到远方、见没见到大海不重要了,因为我在此时、此地正小心翼翼攀援着一座名之为“生活”的山峰,而它的雄奇,教会我仰止;它的险峻,教会我坚忍;它的沉默,让我领受大音希声的妙谛。
后来,我在这、在那、在得、在失、在理想、在幻灭中,都曾见过这同一座山峰,只因我们无时无刻不包裹在生活中。我也因而悟到,人生天地宽,凭什么远方的天地才算广阔?只要一路向前,不管身在何处,脚下的道路也能越走越宽广。
(作者系医学院2022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