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欢迎您访问湖南师范大学网站!

1688-2-2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1日 21:18 点击:

曾松军课题组在激活型比率光声探针设计方面取得新成果

本报讯 近日,我校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曾松军教授课题组在光声纳米探针的设计与应用方面再度取得新进展,该成果以An Activated Structure Transformable Ratiometric Photoacoustic Nanoprobe for Real-Time Dynamic Monitoring of H2S In Vivo”为题在校定TOP期刊Nano Letters上发表。

内源性硫化氢(H2S)作为一种气体信号分子,在生物体的生理病理调控如肿瘤、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中起着重要作用。内源性H2S信号分子的表达失调与许多重大疾病如结肠癌、药物肝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实时监测体内H2S水平的变化,对这些疾病的早期精准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H2S检测方法如电传感、气相色谱等无法实现体内内源性H2S水平的精准监测。因此,亟需开发新型高灵敏纳米探针以用于体内内源性H2S的实时动态成像。

基于此,曾松军教授课题组发展了内源性H2S触发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调控新策略,构建了一种精确可靠的新型纳米探针(Au NRs@Ag),用于体内H2S的实时动态比率光声成像。设计的AuNRs@Ag纳米探针被H2S激活后原位形成Au NRs@Ag2S,导致LSPR波长从808980 nm的显著红移,并成功实现了二甲双胍诱导肝损伤疾病的动态比率光声成像监测。这为内源性H2S的体内实时监测及其相关联疾病的原位精准诊断提供了新的比率光声成像方法。

我校博士研究生文兴旺为本文第一作者,曾松军教授为本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我校为该论文的唯一署名单位。该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项目的资助。

近年来,曾松军教授课题组围绕着多功能光学探针设计及应用,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先后在国际一流期刊Nano Letter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Science等发表。



上一条: 1688-2-3
下一条: 1688-2-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