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珏
故乡与远方
这世界其实无所谓远方,每一个你的远方,都或是他人的故乡。
儿时的我,总喜欢趴在家里二楼的窗户上眺望天空。喜欢看那一朵朵互相依偎着的云朵点缀一尘不染的天空,喜欢看远方楼房里闪烁着的万家灯火,还喜欢看夜幕降临时路边高耸的街灯给大地披上金黄的睡衣。但那个时候,总觉得自己太矮了点、屋檐太长了点、别家的房屋太高了点,有太多太多的东西被遮挡住,我看不清。我在等,等我长大的那一天,等可以去看外面大千世界的那一天。
高考结束后,十余年的等待好像在此刻有了意义,我终于拥有了冲破“牢笼”的机会。“要不去东北吧,你不是很想体验一下北方生活吗?”“东北那么远,你最想去的地方可是山城呢。”“还是去江浙沪吧,可以看海诶!”脑海里好像有无数个小人在拉扯我的思绪,企图左右我的决定。
录取结果出来的那一天,我发现人生旅途的下一站定格在长沙——这个离家三百多公里的省会城市。这座星城,其实几乎满足了我对远方的所有向往。多条地铁线路盘横交错、贯穿东西南北,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交通枢纽;华灯初上,几大商业广场里里外外人头攒动,独具风味的美食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令人向往;岳麓山脚下的大学城里,看不到尽头的林荫校道没入人流中,探寻知识的莘莘学子在此处留下忙碌的身影。
可是当新鲜感逐渐褪去,习惯了这边的生活之后,我才明白,故乡永远是我心中最好的归属。朱自清先生在《冬天》中写道:“多年前踏上火车时,我还没有意识到,从此故乡没有春夏,只有秋冬。”我开始想念那个小小的县城了,那个以前拼了命都想逃离的地方。我太想念那一碗热气腾腾、飘着香味的津市米粉,还有那沾满卤汁、令人垂涎不已的特色酱板鸭;我太想念我生活和学习过的母校,那里有着我成长的缩影,见证着我一步一步蜕变,暗藏着我年少时最盛大的秘密;我太想念我温馨的港湾,那里有我时时刻刻会想念的家人,没有他们在耳边喋喋不休的日子,其实一点都不快乐。
年少时的我们,总是意气风发、满腔热情,我们不愿拘泥在故乡的一方小小的土地上,我们渴望背上行囊,去到远方实现自己的一番理想。直到现在,大抵是在岁月的成长中逐渐褪去了初时的稚嫩,才恍然发现故乡平凡而又普通的温情才是最难能可贵的人间至善。
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每个人无论今后去向何方,都不能忘记来时路,不能忘记故乡,因为那是我们每个人永远无法割舍的血脉所在。你所在的“远方”,或许就是其他人朝思暮想的“故乡”。所以,当我们全力以赴奔向远方的时候,不妨回头看看你身后的故乡,因为那是我们内心深处永远挥之不去的牵挂。
(作者系树达学院2022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