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欢迎您访问湖南师范大学网站!

1705-1-5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0日 18:13 点击:

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

化学化工学院——

科教融合,创新引领,培养化学化工卓越人才

化学化工学院目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领衔的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高级专家特聘教授、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湖南省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等三位外籍教师全职加盟。学院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开设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与学校世承书院联合开设培养化学拔尖创新人才的“浩青班”。化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入选“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专业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科研-教学有效融合,聚焦本科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夯实人才培养过程,与中学和企业开展广泛合作,面向产出培养卓越人才。数十年办学历史中,学院培养了大批卓越人才,包括以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为代表的卓越科学家,以“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肖鹏飞为代表的卓越中学教师,以湖南达嘉维康医药集团董事长王毅清、湖南九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志宏、天津久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国锋为代表的卓越企业家和以湖南省石油化工优秀工程师、湖南长炼新材料科技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文彬、总工程师黄华为代表的卓越工程师。

一、先进思想指引教育方向,初心使命引领培养目标

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深入落实“三全育人”。学院教师获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化工类专业优秀课程思政案例一等奖,主持完成2项湖南省普通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快乐周末谈”和教育部关工委工作品牌“坐拥麓山,心怀天下”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塑造高尚的人格。学院涌现了一批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大学生,如:大学期间不畏严寒勇救落水老人、毕业后毅然回乡从教的“湖南好人”周子毅(2014级本科生),大学期间捐献干细胞让7岁男童重燃生命之火的“湖南好人”冉景笛(2015级本科生)。

二、科教融合推动教研教改,创新引领培育卓越人才

学院秉承“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建设理念,人才培养主动对接社会需求,积极开展专业自评自建。

学院以专业认证为抓手,围绕“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主轴,落实“三个产出”,构建“三个支撑”,做好“三个评价”。化学专业在省内同类专业中率先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校内率先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学院按照“两性一度”金课建设标准,积极开展课程建设和教研教改,构建了由基础实验课程、综合实验课程、研究设计实验课程组成的进阶式实验课程体系,构建了由“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组成的贯通式实践课程体系。教师将科研成果作为课程教学的案例,丰富了教学内容,将科研实验转化为适合本科生开展的综合实验项目和研究设计实验项目。学院建有10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近5年新增省(部)级教改项目22项,在知名期刊发表教研教改论文50余篇。

学院高度重视本科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浩青班”学生一对一配备科研导师,开设“研究性学习”“研究设计实验”等创新类课程,学院各级科研平台面向本科生全面开放,本科生能够进入老师的科研团队并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本科生在筑牢基本专业技能的同时,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5年,本科生获得省级及以上竞赛奖励118项。其中,三项化学化工A类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全国总决赛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田家炳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决赛获一等奖2项,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获一等奖6项,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学科竞赛获一等奖21项,省普通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获一等奖2项。近5年本科生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98项,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2篇。

5年学院本科生平均就业率为92.0%,平均升学率为35.7%,两项数据在全校各学院中均名列前茅。绝大部分继续深造的毕业生被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

三、牵手中学培育基础教育名师,院企合作助力产业发展

学院与省内外多所中学在中学化学卓越教师培养方面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作为湖南省化学奥林匹克培训基地,30余年以来,学院培养的湖南省中学化学拔尖学生在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夺得23枚金牌、5枚银牌,湖南省金牌数排名全国各省份第一。学院在培训中学化学拔尖学生的同时开展对竞赛教练的帮扶和指导,竞赛教练们纷纷脱颖而出,成长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中国化学会“化学基础教育奖”获得者、正高级中学教师、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校领导、长沙市卓越教师等。学院积极组织和参与中学教师职后教育,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开办了系列研修班和培训班,助力中学化学教师成长。学院组织编写了《实验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科学》等湖湘版高中化学选修课程系列用书。2023年学校入选湖南省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计划培养基地,学院是该计划中培养省级中学化学名师的唯一单位。

学院深挖校外企业资源,近5年获得6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和4项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石化新材料与资源精细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化工材料类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加大关键核心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合作和产业对接,推进化工新材料产业链的延伸,帮助学校成功跻身湖南省首批先进材料服务型中试平台。在学院帮扶下,不少企业逐渐发展壮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企业发展同时对学院的实践教学、就业等工作起到了良好的反哺作用。产学研融合实现了学院和企业的双赢,加速了化工制药工程技术人才的成长。

近年来,学院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探索化学师范教育新模式》《湖南师范大学:融合培养资源循环创新人才》等报道刊载于光明网、光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基础教育化学拔尖学生与卓越教师联动—协同培养研究与实践”获第五届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化学化工学院)



上一条: 1705-2-1
下一条: 1705-1-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