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欢迎您访问湖南师范大学网站!

1706-1-5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7日 17:31 点击:

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巡礼

商学院——

德育引领、金专筑基、交叉融合、内外联动,培育卓越经管人才

商学院设有5个本科专业,其中,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和工商管理专业4个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际经济与贸易也是国内一流特色专业;拥有11门国家一流和省一流课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芙蓉学者”4人,“湖湘青年英才”2人。科研和教研成果突出,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6项;荣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国家社科成果文库、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以及多项省级教学和科研成果奖励。学院不断推进学科与专业建设的交叉融合,培养具有宽厚基础、良好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创新能力拔尖的卓越经管人才。

一、坚持立德树人与思政引领,培育卓越经管人才

遵循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推进全员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引导教师践行德育新理念,将“家国情怀”和“胸怀天下”融入教育教学,探索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融入育人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新机制。通过开展院校两级教学优秀奖等评选表彰工作,给年轻老师配备师德导师,营造氛围浓厚的立德树人文化。

结合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要求,建立“学院+系与教研室+课程”的课程思政教研体系,覆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郭书畅等一批青年老师获得省级思政教育教学竞赛奖励,也培养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优秀学员等一批优秀学生。

二、扎实推进一流专业建设与拔尖人才培养工作

(一)以一流课程和教材建设为抓手推进一流专业建设

学院4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覆盖面广,人才培养牵引力强。学院全力打造一流课程和教材,为卓越经管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一流课程建设方面,王善平领衔的“中级财务会计学”、李军领衔的“管理学原理”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国际贸易支付与结算”获评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国际结算”获评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宏观经济学”“生活中的经济学”“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国际结算”“银行信贷审查与风险防范虚拟仿真实验”“市场营销学”“营销与实务”等课程获评湖南省一流课程,实现了5类一流课程全覆盖。同时,袁礼、唐玲、罗富政、邓芳等一批年轻老师多次荣获省级教学竞赛奖励。

在精品教材建设方面,《消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为国家级规划教材,曾在国内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产生过深远影响。王善平团队编著的《会计学通识》《中级财务会计学》《国际会计学》,欧阳资生团队编著的《金融计量学》《金融数据分析》,欧阳峣团队编著的《大国发展经济学》等新文科教材广获国内高校师生好评。

(二)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培养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高素质人才。依托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增加适应新时代的学科交叉课程。近几年获得湖南省教育教学成果奖4项,承担湖南省高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5项。

同时,学院积极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作为湖南省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创办面向全校各专业的经济学实验班,整合了本校及复旦大学等高校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将前沿研究与经典文献,人文关怀与科学理性融入课堂,按照“事实、分析、研究”的模式培养拔尖人才。

三、通过产教融合、内外联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一)通过“三融一化”全面培养卓越经管人才

面向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通过“融业界高端导师,融企业实战项目,融新技术以及国际化”,积极探索协同育人新模式。聘请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罗斯高教授等国内外著名学者为讲座教授,邀请哈佛大学帕金斯教授等顶尖学者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承办了第19届国际熊彼特学会全球年会,吸引了来自数十个国家的学者参加。每年举办大国经济国际论坛,并同牛津大学等名校的学者建立了合作关系。

学院与三一集团、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等建有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并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益丰大药房连锁公司等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开办虚拟班或联合开设课程,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王善平、蒋才芳、刘婷、马巾英和谭雪等老师带领学生以中国知名企业为调研对象,调研成果多次入选国家和省级管理案例库。学院与多家公司联合连续举办18届“岳麓山大学城金融文化节”,成为湖湘卓越经管人才培育高地。

(二)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通过“导师制+项目制”搭建专业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平台,实现第一、二、三课堂联动、协同育人目标。学院为每位本科生配备优秀专业教师担任指导老师,戴家武指导学生完成的两个调研报告获得共青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李姣带领学生参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全球环境基金联合项目,既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了智慧,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科学素养。

(三)聚焦“双创”竞赛与学科竞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学生曾荣获“挑战杯”全国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3项等多项国家级奖励。近三年学生获奖再攀高峰,2021年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湖南省特等奖;2023年在“第十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社会企业专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主赛道获国家级银奖,在“大学生电子商务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中获一等奖,在“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

(四)汇聚校友力量赋能学院人才培养

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经济管理人才。以学界为例,培养出陈东琪等一批成名已久的经管名家,以及李小平、汪伟、邹红等一大批后起之秀,他们均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学校卓越的经管人才培养成绩曾经得到《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权威媒体的宣传报道。学院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建立商学院校友会,汇聚校友力量赋能学院人才培养。

学院学生就业质量高,升学深造情况好。每年有一大批学生进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墨尔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深造。同时,每年有一大批优秀学生进入湖南、珠三角等地区的知名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工作。未来,商学院将继续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为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卓越经管人才。

(商学院)



上一条: 1706-2-1
下一条: 1706-1-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