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欢迎您访问湖南师范大学网站!今天是:

1709-4-3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7日 19:41 点击:

于轹丹

消失的个性与自我

——读韩炳哲《他者的消失》

初次接触这本书只是偶然,只看标题也很难以理解“他者的消失”想要表达什么。读后发现,实际上“他者”在韩炳哲这里指的是一种差异性,正是同一化的暴力使他者消失了。他者的消失也意味着自我的消逝,因为没有了个性,我们自然与其他人没有了区别,更何谈自我的确立。

韩炳哲在书中综合了海德格尔、让·鲍德里亚、列维纳斯、福柯、萨特等多位名家的观点。他所提及的“他者”有很多呈现方式,包括目光和声音。互联网带给了我们太多可能,太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人们往往认为,是互联网让自己接触到了更多的人,无论怎样的信息交流都是在为自己打开一个个新的“窗口”,而这本书似乎能带我们以另一种视角看待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反思,我们在接触信息的时候,是不是更多地在选择“符合自己认知”的东西?算法推荐总是基于一个人的喜好,如果不加批判性地看待这些东西,我们将难以发现,看似网络为我们开放了更多的选择,我们的视域却似乎在变得狭窄。这就是“信息茧房”现象。当然,韩炳哲的所述内容并不止步于此:社交软件提供给我们的,是“符合我”的人。符合表示什么?他/她的长相符合我的审美,他/她竟然和我看过同一部电影,我们的听歌口味相同……我们一步步地筛掉那些不同于我们个性的人,不符合我们所想的观点——“如今,痛楚让位于点赞,这让同者大行其道。”

我们如何确证自身?是通过“他者”。当你我意见相左,当你我喜好不同,与和自己不同的人相遇,这看似不想面对的境况,恰恰为我们打开新的视野。反观如今,互联网充斥着复制粘贴的同质化想法,人们的个性如同墙头草随风倒,在大众的声音中黯淡了。手机与电脑键盘的嗒嗒声中,人们看似表达了很多,实则大部分是随声附和。

这个现象似乎也能解释当下性别测试、人格测试为什么能够火遍全网。正是因为人们的个性逐渐在丧失,其心中“彰显个性”的欲望将会更加强烈,大家尤其乐于看到自己所属的人格只占全球人口的百分之几甚至零点几,因为这意味着自己有可能和周围的大多数人不同。测试结果进行越加详尽地描绘,人就会越加感受到自己所谓的“个性”,感受到自己的独特之美。当然,这样得来的个性仍然是虚假的。

我们应当反思的是,如何在良莠不齐的互联网信息中找到真正对我们有价值的东西,如何在同一化的浪潮中仍然保持自己的个性和思考。人们踏遍千山,却未总结任何经验;人们纵览万物,却未形成任何洞见;人们堆积信息和数据,却未获得任何知识;人们渴望冒险、兴奋,而在这冒险与兴奋中,自己却一成不变。

打破现状需要对话,需要反思。对话意味着倾听,包容性的倾听能使我们收获他人不同的意见;反思意味着创造,自主性的创造意味着我们能够打破自己已有的陈旧观念。从耐心倾听开始,从静心阅读开始,我们应当通过那些不同的声音来反观自身。

读这本书时我恍然就有了这种感觉:我似乎很久没有如此深入忘我地走进一种思想中,甚至很想一气呵成地看完。因为我发现这很不同于以往的浅层交流,读一本有启发性的书,是在和“他者”进行深入的思想对话。“深刻的认识也具有改造力,认识就是救赎。它与作为他者而存在的认识对象之间有爱的关联。否定性生成一种全新的与现实的关系。”《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讲的也是类似的道理。正确的状态应该是在丰富的见地中进行思维的碰撞,而不是麻木的一致、盲目的冲突。

一本好书不一定要呈现多么令人惊叹的观点,而在于能启发人进行怎样深度的思考。这本书能帮助我们了解为什么现代人会有迷失自我的感觉、为什么恐怖主义会存在、为什么我们会缺少倾听的耐心,也能为我们指出新自由主义的阴谋和我们所恐惧着的东西。

(作者系公管院2020级本科生)



上一条: 1709-4-4
下一条: 1709-4-2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