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欢迎您访问湖南师范大学网站!

1717-2-1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04日 22:45 点击:

第二届洪堡日“重新审视世界”系列学术活动在我校举行

本报讯 1023日至26日,由我校外国语学院和洪堡跨学科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二届洪堡日“重审世界”系列学术活动在我校举行。活动由洪堡主题学术讲座、主旨报告等组成,旨在纪念德国博物学家、旅行作家和哲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17691859)。校党委书记蒋洪新会见了与会专家,校纪委书记姚春梅及国内外洪堡研究和德语文学专家在内的100余位学人、师生参加了本次系列活动。

1023日晚,由两位德国学者带来两场洪堡主题学术讲座。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研究员Tobias Kraft所作的“洪堡的跨文化视野”讲座,通过洪堡1799年至1804年的旅行笔记和出版物,分享了他对洪堡如何理解和应对不同文化挑战的见解。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的Christian Thomas博士所作的“数字化学术出版的未来”讲座,以洪堡著作手稿等的数字版制作为例,探讨了数字学术出版的现状、未来及可能的挑战。

1025日上午,洪堡日学术研讨会在外国语学院举行。姚春梅致开幕词。她希望第二届洪堡日活动发扬主张文化共融、跨界合作的洪堡精神,创新有组织科研,不断提升学校的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我校“潇湘学者”特聘教授陈众议在致辞中盛赞洪堡在文学与科学领域中的作为和成就是中国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精神的完美展现,是通过全球旅行和学术研究推动人类知识的拓展。

我校“潇湘学者”特聘教授张隆溪认为,中国的思想、文化和制度早在十七八世纪便通过传教士的著述启发了启蒙思想家们对欧洲现代性概念的阐发。洪堡通过对自然与科学的研究及其在美洲和俄罗斯的旅行,更是开创了跨文化交流的范例。张教授援引歌德提出的“世界文学”理念,认为洪堡精神为21世纪的全球连结提供了重要启示。

主旨报告环节,共有11位学者发言。我校“潇湘学者”特聘教授、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院士Ottmar Ette教授指出,亚历山大·冯·洪堡所奠基的“洪堡科学”是基于对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跨学科理解和对自然与文化之间纠缠关系的多重思考,其对美洲、亚洲、特别是中国的观察带来了视角的更新与深化,最终促使他“重审世界”。随后,王炳钧教授、Alfred Hornung、李大雪等分别从美学、文学、文化、数字人文、洪堡与中国等方面分享了研究心得和成果。

此次洪堡日系列活动不仅为国内外洪堡研究和德语文学学者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与平台,也为深化中德乃至中欧的伙伴关系,推动我校双一流学科的国际化发展和进一步的中德教研合作提供了助益。

(外国语学院)



上一条: 1717-2-2
下一条: 1717-1-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