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欢迎您访问湖南师范大学网站!

1746-4-4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30日 10:39 点击:

□唐张明

烟火里的江南

晨光推开百叶窗时,晾衣绳上的蓝印花布正滴着水。昨夜那场雨来得急,把月季花瓣都打落在天井里,此刻却成了最好的画布——露珠在花瓣上滚来滚去,倒映着七种颜色的微缩彩虹。对门阿婆的竹匾里晒着新采的蚕豆,青翠的豆子躺在竹篾上晒太阳,像一群蜷着身子打盹的猫。

弄堂口的油条摊已经支起来了。摊主把面团拉成银鱼般的细条,往油锅里一丢,白雾腾起时,金黄的油条便舒展成月牙的形状。排队的街坊们说着家长里短,穿蓝布围裙的媳妇手里捧着给丈夫带的饭团,油纸包得严严实实,仍能闻到肉松的咸香。

巷子深处传来“栀子花——白兰花——”的吆喝。卖花阿婆的竹篮里垫着湿毛巾,花朵还带着晨露,用细铜丝串成手链。穿的确良衬衫的姑娘买上两串,别在衣襟上,走起路来便带起一阵香风。

梧桐叶在日头下泛着油亮的光。树荫下摆着几张竹椅,退休的老茶客们在对弈。执黑子的老者落下棋子,棋子敲在搪瓷杯盖上,清脆一声,惊飞了正在啄食棋盘的麻雀。蝉鸣适时填补了这短暂的寂静,倒像是为这盘残局配的背景音。

茶水摊的阿婆提着铜吊子来添水,茉莉香片在玻璃杯里舒展成小舟。她顺手给棋盘边的老主顾们添上几粒五香豆,青花瓷碟里的豆子还沾着细盐,在阳光下闪着碎钻般的光。穿堂风溜进来时,带起案头旧报纸的油墨香,往日的新闻与今日的蝉鸣在时光里打了个照面。

暮色渐浓时,孩童们追逐着纸鸢奔过石库门。他们的书包在身后蹦跳,红领巾飘成火焰,惊起了电线杆上打盹的斑鸠。卖糖粥的梆子声由远及近,糯米香混着糖桂花的气息,在弄堂里织成一张温柔的网。

夜市在暮色里苏醒。路灯次第亮起时,炸鹌鹑的香气混着梅花糕的甜香,在空气里酿成醉人的酒。穿汗衫的老伯支起馄饨摊,竹升面在案板上跳着踢踏舞。穿校服的少年挤在摊前,筷子尖挑起的小馄饨像一尾尾银鱼,在紫菜虾皮汤里游弋。

我踩着湿润的青石板往家走,忽然听见收音机里飘出评弹《莺莺操琴》的调子。吴侬软语在夜色里化开,琵琶声像露珠滚过荷叶。拐角处,裁缝铺还亮着灯,那抹红绸缎在灯下泛着温润的光,倒像是时光本身凝结成的琥珀。

我披衣去院中收晾晒的诗笺,月光像银纱铺在井栏上,惊起一池蛙鸣的涟漪。墙角的忍冬花正在月光里酿蜜,暗香浮动处,我仿佛看见李清照在“读书消得泼茶香”的午后,正将新采的茉莉夹进《金石录》的书页。这些被时光腌渍过的芬芳,在宣纸上稍作停留,便洇成了文徵明的小楷。

此刻我坐在廊下,看暮色将万物染成水墨。对门人家的炊烟袅袅升起,与晚霞缠绵成淡青色的云絮。厨房飘来丝瓜蛋汤的清香,混着邻家阿嬷煎藕饼的焦香,在湿润的晚风里酿成醉人的酒。檐下燕子归巢时,翅尖掠过晾衣绳上的蓝印花布,抖落一串清亮的水音。

月光漫过葡萄架时,我在日记本上记下:晨露如珠,油条香里说丰年,孩童逐鸢过街巷,评弹声中岁月长。这些琐碎的词句在纸页上生长,渐渐连成五月的藤蔓,攀过时光的篱墙,在记忆深处开出细碎的花。

(作者系数学与统计学院2024级本科生)



下一条: 1746-4-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