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欢迎您访问湖南师范大学网站!今天是:

胜利的曙光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新闻网 作者:马兵 颜梦 郭芝艺 谭惠洁 李靖萱 邱怡凡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9日 16:35 点击:

食者民之本,民者国之本。作为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贫困始终是一个我们不能忽略的问题。即使到了今天,贫困也从未真正远离我们。经过一系列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得到了显著减少,但脱贫攻坚战远没有结束。

尤其是疫情下的脱贫工作,难度系数更是呈几何倍增长。贫困户的摘帽工作如何继续进行?脱贫户如何保证他们现有的生活水平?在几度反复的疫情中,如何能保证复产复工的稳步实现?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贫困始终是一个我们不能忽略的问题。

为此,我们选取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百草塔村、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湖南省常宁市湘江村三个远离繁华的农村贫困地区进行调查走访,以期获悉疫情期间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现状以及脱贫工作的具体进展事宜。

湘江不息,奋斗不止

清晨,碎金般的阳光落进了江中,风儿温柔地抚摸着水面,湘江此刻显得那么妩媚动人。在湘江的臂弯里,躺着一个秀丽的小村庄,这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湖南省衡阳西南部的新河镇湘江村。

入目是青山绿水,隐隐地能听见清脆的鸟鸣声。田里还有已经成熟的玉米亭亭玉立,等待着农人收获。不远处,有鸡群在四处觅食,还有一条狗朝我们卖力地吠叫着。我们不禁在想,这样桃花源式的村庄也会受到贫困的影响吗?

沿着路牌一家家找去,尹志华(化名)的家就在街道的一个丁字路口边。尹志华家的卷闸门打开着,墙壁里嵌着一座祭祖的神位,上面布满了蜘蛛网和厚重的灰尘。屋里摆放了一张饱经沧桑的木桌、几把上了年纪的椅子。屋子的墙壁处还有一张看起来随时都要散架了的躺椅。这就是尹志华家中几乎所有的家具了。

尹志华家里总共四口人,大儿子就是我们面前的这位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小儿子目前就读于衡阳一所高中。要知道“稳就业”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得知大儿子仍旧赋闲在家,我们感到惊诧。

“唉,他那时候没读什么书,高中没读完就去外面打工,这也干了几年了,谁知道两年前突然查出有脑瘤,我们几乎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向亲戚借了些钱给他去治病。直到现在,也还是要每天吃药。”尹大嫂说到这时神情黯然。“还好老二争气,考上了衡阳的高中,那时候老大刚好出现状况,我们本来想留点钱给老大去看病,但是别人都说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所以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咬咬牙送老二出去读书。”

显然,“扶贫先扶智”的理念已经像春风般拂进了这户人家。

话音刚落,一辆摩托车停在门前。车上下来一位中年男子,身上的挡风皮衣千疮百孔,裤腿上露出的痕迹也看得出来是补了又补。尹志华刚从江对面送客回来。今天是赶集的日子,有些人买了东西提不动,就会叫他去送一下。村里挣钱的活计就是这样,零碎又薪酬微薄。

尹志华之前一直是做木工的师傅,十几年辛苦攒下来的积蓄被大儿子的病耗得一干二净,这对他们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大儿子术后行走不便,时时刻刻需要有人在身边看管。为此,尹志华放弃了自己的老本行,与妻子在自家门前摆了个水果摊做些小本买卖,每个月只有赶集那几天生意才会有一点起色。

脱贫政策的入户着实帮助到了这户人家,村干部帮他们申请了低保(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及一些生活必需品,让他们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小儿子在衡阳读书的学费也降低了不少,我们非常感谢政府。”谈及政府对自己的帮助,尹志华热泪盈眶。

像尹志华这样的贫困劳动力是劳动力中的弱势群体,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对他们影响深远。18年的时候,这个村的村委会引进了一些扶贫项目。有些服装店老板将工厂选在了村子里,招收村里的女人去厂里上班;附近修路种树还雇了一批男人去干活。一天下来有收入能有一两百块。我们不禁感叹: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而湘江村的村政府在就业扶贫方面落实得很到位。

“唉!以前我们都是等着政府来给我们发物资,但现在我们知道不能什么都等着别人来给你。不仅我们在工厂里工作,大儿子和儿媳也在家学会了做微商,增加了些收入。如今我们既有工作又有稳定的收入,比起以前那种有活儿就做没活儿就待在屋子里的日子那真是好多了。”尹大嫂说完,脸上浮现出笑意。听着这话,我们也露出了笑容。

尹志华家通过奋斗使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奋斗不仅仅是为了脱贫,更是为了不断前进的人生。成功不必在我,而功成必不唐捐。浑浑噩噩过完一生,生命就如干涸枯裂的河床,唯有奋斗,方使生命之长河浪花朵朵。

回返途中,听见湘江村的水电站水声哗哗。水从高处落下,宛若瀑布,声势浩大而生机勃勃。湘江村的居民的奋斗也如湘江的水流般永不停息,也如此刻水电站下的“瀑布”般生机蓬勃。

人间烟火

红寺堡,一个闪烁着奇迹光芒的地方。

作为全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承接了来自西海固地区的大量移民。在这里,世代躬耕的人们依旧以农业为生,2767平方公里的黄土地养活着18万人口。

近些年来,充足劳动力的涌入加上政府政策的积极引导,使得红寺堡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2020年3月,红寺堡退出贫困县序列。

但就是这样一个散发着奇迹色彩的地方,也被新冠病毒染上了阴霾。

疫情期间,红寺堡的经济发展处低迷滞缓状态,这对刚摘掉贫困帽的红寺堡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疫情得到控制后,政府便积极引导复产复工,但效果不显。6月1日,红寺堡区政府积极响应李克强总理的指示,开发光明巷,试通过地摊经济热来复苏经济,成效显著。作为调研“红寺堡区地摊经济”议题组,我们奔赴光明巷,希望在那里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

七月的红寺堡的傍晚格外舒适,昼夜温度的显著变化,是大西北难抹的一缕风情。不时吹起的一阵凉风,就能带你邂逅夏天的浪漫。

隔着广场,远远就能看到光明巷的路牌在霓虹灯下闪烁。疫情以前,这条街巷在红寺堡并没有什么存在感,“地摊经济热”给了光明巷新的生机。巷口新增了一个警亭,警亭旁停有三辆警车,不时可以看到有执法人员在人群里穿梭。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红寺堡区政府对地摊经济的官方化实施仍处于尝试阶段,对于秩序的维持格外关注。

在红寺堡,这样的场景可不常见到,《东京梦华录》里曾详细介绍过宋朝都城的繁华摊市,“糖果荤食,珠布货药,品种繁多,一应俱全”令人“终日居此,不觉抵暮”。借助这次地摊经济的热潮,红寺堡也算是繁华了一把。

这座被称之为开发区的城市,为我们展现了它热闹、喧嚣的一面。还未走近,就见里面人头攒动,熙来攘往。有些商贩拿着喇叭狂喊跳楼价,看那激情澎湃的样子,好似你不买的话他就真去跳楼似的。大学生摊主是这夜市的一个亮点,他们手里往往有些时新玩意儿,吸引了不少顾客。倘若你走得再深入些,会发现这里最多的还是烧烤摊位。他们往往扎堆叫卖,香味四溢,直教你食指大动。

“老板,来两串鸡柳。”应声答好的这位摊主就是我们此行走访的对象杨女士。她体态佝偻,围着回族女性特有的纱巾。杨女士所在的大河乡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决胜脱贫攻坚战中,进行挂牌作战的贫困发生率较高的村子。丈夫前几年被查出身患肝炎,只得靠中药维持。若是控制不好,很有可能演化成肝硬化。干不了重活的丈夫与她一起支起了这个烧烤摊。此前他们一直以此为生,勉力养活家庭。正说着,杨女士拿起刷子蘸了一点油,在鸡柳的两面都刷上油,轻轻地把它送到烤架烤架上。

近几年红寺堡区正建设文明城市,对于摊位管理严格了不少。一次次地从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的喇叭声中匆匆撤离的经历,让他们叫苦不迭。夜市的兴起,让杨女士这样的摊贩“合法化”了,不用再像以前一样东奔西跑。夜市带来的庞大人流量也让他们的生意好了不少。可以说,光明巷的开发重燃了他们生活的希望。

眼见鸡柳逐渐被烤至金黄,杨女士不慌不忙地撒着调料,继续为我们讲述着自己的故事。疫情期间待在家里,没有分文收入。对杨女士这样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打击。那段时间,她们的日子过得很拮据。不可否认,居家隔离的老百姓们才是这场疫情阻击战的主力军,每个万众一心的中国人都是阻断疫情的隔离带。为此,我们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正如杨女士所说,“好在中国挺过来了!我们家也挺过来了!”

谈及收入,杨女士也有自己的担忧。这两天的人流量已经没有六月初的时候多了。大家愿意来这儿,也是图个夜市的新鲜劲儿。劲头过去了,估计生意就没这么好了。地摊经济如何能持续发展,为摊主们提供较为稳定的收入?杨女士紧锁的眉头里,藏着生活的重担。“不过这几天的生意确实是好,我们算是搭上了政府的这趟快车。”杨女士话锋一转,又乐呵了起来。

提起正上高二的女儿,杨女士有种掩饰不住的自豪。女儿的成绩很好,就读于六盘山高级中学。这是2003年由自治区党委、政府创办的一所面向宁夏南部山区招生的全日制、全寄宿制重点示范高中,本科升学率高达96%以上。女儿的成绩名列前茅,杨女士深谙读书的重要性,“只要孩子肯学,我们就愿意供养孩子。为了孩子,啥都值得!”读书能够改变命运,杨女士对此深信不疑。这也是“扶贫先扶智”政策下,大家伙儿思想观念转变的结果。

关于自己脱贫摘帽的事情,杨女士侃侃而谈。她知道,要想实现脱贫,仅靠每年的补贴金是行不通的,得让他们有个稳定的谋生行当,还是需要自力更生才行。她说,“政府为我们缴纳医保、社保,甚至还在村子里修路通水。老实讲,现在的生活真是好太多了。前一阵子,还有村里的干部来家里调查情况,主要是来询问农副产品有没有滞销,家里孩子的教育问题等等。能够真切感觉到,党就在我们跟前,一直关心着我们的生活。”

政府的大力帮扶,是杨女士一家脱贫困帽的重要前提,但更重要的是这份自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摘贫困帽的关键就在于让贫困户意识到“渔”的重要性,学会自己站起来用双手去奋斗,去改变贫困现状。否则,只是一味地用补贴金来帮助贫困户,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脱贫攻坚战遇上了新冠疫情,这对我们是一次沉重的考验。在此情形下,如何将地摊经济的火苗发展壮大,更好地为杨女士这样的摊主带来收益,是我们所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相信:这丝烟火气息,终会因为我们全面步入小康社会而变得更加动人。

异路同行

2020年7月20日上午10点钟,我跟随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大路工业园区发展局王局长去往贫困村——百草塔村进行调研。在车子驶进村子前,我就想象着百草塔村的模样。

来到百草塔村,一下车,迎面是一排排整齐又美观的房屋,嫩绿的柳枝在暖风的吹拂下摇摆着身体,娇滴滴的小花也在阳光哺育下汲取养分,不亦乐乎。

本次走访调研的贫困户马占元是大路工业园区下分的帮扶对象。大路工业园区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批复的市级工业园区,被评为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创业基地等。

我们走进他家的院子,满园的蔬菜映入眼帘,有西红柿,黄瓜,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见部分蔬果的枝叶有些杂乱,同行的发展局小张哥便立刻找来剪刀给菜苗修剪枝叶。

来到家里,让我意想不到的是马占元家房间很大,有客厅,卧室,厨房和隔物间。虽说屋内有些凌乱,却也不失舒适。

马占元是在2015年申请的国家贫困户。在询问中得知,妻子因女儿和自己的疾病与他离了婚。目前自己一人带着9岁的女儿生活。马占元本人患有多种慢性病,有糖尿病、冠状病、肺气肿等。女儿马迅苒患有重症肌无力,丧失了劳动能力。父女二人因病致贫,没有办法,只能申请政府帮助。

近几年,在政府各方面的扶持下,马占元一家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变,对于未来也是充满了信心和希望。在最初帮扶时,负责人王局长给他买了两头猪,三只羊,并购买了饲料、种子和化肥,鼓励其发展家庭种养殖业。可是没多久,马占元因身体状况和牲畜的特殊情况,错失赚钱机会。后还介绍其到伊东扶贫煤矿打工,可是又因为其身体状况,辞退回家。

马占元及其女儿马迅苒一年的医药费就花费不少,再加上病情严重可能还会住院,花销更大。没有办法,帮扶人王局长又为他找了一个护林员的工作,每月定期领取工资1000元。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同意他只需要定期到园林巡查,出现的任何突发状况,直接上报林业局。除此之外,帮扶负责人还为其链接到富贫保洁公司,享受每年的分红。

2016年12月,马占元一家搬入阳塔周转房居住。在百草塔村还有很多类似马占元这样的贫困户,他们没有经济能力承担住房费用,于是政府为这样的贫困户实行易地搬迁政策,免费盖房供他们居住。在这个村子里,红瓦砖房整整齐齐的集聚,一齐享受夏日阳光的照晒。马占元的女儿马迅苒今年读小学二年级,她能够像普通人一样在学校正常读书,也是因为帮扶人的对接才使得她顺利入学。帮扶人还为其争取了教育救助金,并通过社会扶助平台——轻松筹为她筹集了医药费。马迅苒学习成绩在班级排名靠前,这次期末考试就取得了班级第二名。虽然家庭贫困,但是她没有因此失去前进的动力。她用真挚和憧憬的双眼看向未来。即使患有重症肌无力,生命脆弱,每天都需要靠吃药维持,可她并没想过放弃生命或对生活充满憎恶。一个充满欢乐自信的小女孩正与命运进行着殊死搏斗。我们不能决定生死,但我们能决定如何生活。人生哪怕满是荆棘,我们仍然要像贝多芬奏响独特的生命乐章。

一上午的谈话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中圆满结束。看着百草塔村的现状,我不禁感叹:个人的扶贫离不开区域的扶贫带动!

我曾经到过湖南省隆回县小沙江镇这个贫困小镇。平均海拔大于1000米的云雾小镇,年平均气温11℃,被称为湖南隆回的“小西藏”。特别是夏季十分凉爽,在人们普遍穿短袖短裤的时候,这里却需要穿长裤长袖。到了晚上,阵阵凉风带来入秋的冰冷感,还需要盖4-6斤的棉被。小沙江被称为“避暑圣地”,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夏季前来避暑。

小沙江镇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害虫少,利于种植作物养分积累。听当地人讲述,小沙江镇的脱贫之路得益于金银花产业。漫步在小镇上,可以发现几乎每家每户都在做金银花生意。

我从当地一户人家了解到,在每年农历六月份左右,这里的人就开始收购、加工金银花。一个多月的密集劳动可以赚到几万元,足够支撑一年的生活费用。足不出户的工作方便执行、节省成本,小镇上大部分家庭都选择做金银花生意。小沙江镇的特色药材——金银花,成为了当地人的“致富花”,金银花产业也是当地的支柱产业。更是有产业园结合国家种植扶持政策,大力发展金银花产业,带动1万多名贫困户脱贫。

据当地人介绍,小沙江镇近五年已经发展成为旅游小镇。投资人投入资金,结合当地花瑶文化,发展特色旅游业,吸引了大量游客。我不禁感叹,小镇的花瑶特色声名鹊起,特色种植业也可以随之发展!

个人脱贫政策精准到户,引导贫困人民用勤劳和智慧致富。区域脱贫政策带动小镇,人民在日益美好的大环境下收获财富。虽是异路,却是同行。

现如今,脱贫攻坚战已到了攻城拔寨的关键时刻,当前尤为紧要的是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让老百姓在不用为生计发愁的同时,能扎起红腰带,笑容满面地过他们自己的日子——让贫困户打心底拾起对生活和未来的信心!让我们共同打出脱贫攻坚战最漂亮的一场收官之战,让社会和国家能迈进一个崭新的篇章!

(作者系文学院2019级学生)

编辑:胡丽敏



上一条: 南冬
下一条: 终点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