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欢迎您访问湖南师范大学网站!今天是:

没有外物负担和心灵负担的境界——《归园田居·其一》文本解读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新闻网 作者:宋敏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4日 13:29 点击:

归园田居(其一)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为自读课文,根据教材,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因此,本文从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手法入手,细读《归园田居·其一》。

一、朴素的语言美

平淡自然,写意传神是陶诗的代表风格,安然、宁静、平和是陶诗的典型情致。《归园田居·其一》也不例外,但其独特之处在于借景抒情的诗句比较多,朴素平直中流露出诗歌的韵味。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诗人在开篇就直截了当的表明,自己从小就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天性爱山川自然。上句直白中留有意味,“韵”字是点睛之笔。“适俗韵”把“俗”和“韵”关联到一起,字面上明显自相矛盾。“韵”,超脱世俗,令人联想到高雅的品味和风雅的韵事,而且读起来唇舌间气息绵绵,给直白的语言增添了深长的意味;下句“性本爱丘山”亦是非常直白,以丘山指代大自然,以世俗和自然相对,这是诗人自说,他天性与宁静的自然、朴素的田园有共通之处。“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既是官宦子弟的必选项,儒家文化对知识分子的要求,也是出于供养家庭的现实考量,陶违逆自己的“韵”和“性”,误入这世俗官场,从平实的纪述里可以窥见诗人的的感慨和眷恋——田园一别十三年了!

后面几句写“归田园”、“返自然”的惬意。“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点题,直接写田园的体力劳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狗鸣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运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田园风景,几间泥房几亩地、几声鸡鸣狗吠,写到诗里好像流水账一样,太朴素了。但就是从这朴素中,透露出诗人贫寒境况的安宁感和简朴生活的自在感。尤其是“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句。朦朦胧胧的远方村落,轻轻柔柔的上升炊烟,远远看去,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力量干扰,只有和平安详。

全诗的杰出之处,在以情感夸张、文采竞华的时代,陶独辟蹊径,写出了另一种语言美——朴素。

二、宁静的情感美

朴素平白的语言,情致深长的韵味,在于陶内心宁静的田园世界。这从几句诗中可以窥见。“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将这种自误的心境比作一张网,暗示束缚来自四面八方,难以挣脱。这种网是“尘网”。尘,无论是灰尘、浮沉还是沙尘,都有庸俗肮脏的贬义。这种碌碌的假日子,陶忍受了三十年(实际为十三年,陶笔误)。统计数字在诗歌中,往往是概数,但这里是确切的,忍受如此长期的精神重负,人往往是压抑的,陶却是平静的,将“三十年”这个数字很轻松得说出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连用两个暗喻,将自己比作受束缚的鸟,被豢养的鱼时,他依旧没有愤慨,依旧平静地诉说。

后面的“久在樊笼里”直接道出了牢笼,但作者语气还是淡淡的。三十年不痛苦吗?牢笼不是很难受吗?逃脱牢笼不需要反抗吗?不需要斗争吗?不需要强烈的情绪吗?陶不像古代的其他文人墨客,发牢骚语,写郁郁不得志,写愤愤不得平。他在《归园田居》里写道“心为形役”,心是自己的,形也是自己的,这牢笼不是外界的,而是内心的;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不是他人的,而是自己的,牢笼不必逃脱,只要自己解放自己,恢复自我本性,就能“复得返自然”了。

三、安然的境界美

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提出:“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即文学作品含蓄蕴藉、言在其外,无一字直接述说自己的情思,而自己的情思却在寻常事物的描绘中得到了最完满的体现。

纵观全诗的一系列意象:尘网、丘山、羁鸟、旧林、池鱼、故渊、南野、园田、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人村、墟里烟、狗吠、深巷、鸡鸣、桑树、户庭、樊笼。这些表面上很平常,看似客观罗列,实际上却是主观的“象”,诗人不被任何外部动机、内部欲望所役使的的自由情致,渗透在这些细节和“象”中,汇合成情与景、内心与外物、意与境相互交融的和谐境界。比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表面上是农村环境的自然摹写,但榆柳成荫、桃李争春是陶理想田园世界的符号,看似平淡的、不显眼的、没有诗意的对象上,陶感觉到了自己内心的享受,并且用他从容不迫、宁静致远的风格表现出来了。这妙就妙在让你没有意识到这是外物还是内心,两者浑然一体,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编辑:侯轶南



上一条: 游北京
下一条: 风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