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美花
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在第三十七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并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总书记的回信使我们备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总书记的回信和寄语是对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的激励和鼓舞,同时也是对全体教师的嘱托和期望。外国语学院先后举办全体大会,组织教授座谈会、年轻教师座谈会,认真学习研读了总书记的回信,深刻领会总书记回信的精神内涵。全体教学团队成员纷纷表示,要深入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 立足本职岗位、担当育人使命,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水平大学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过学习,我们达成了三点共识。
首先,要继续坚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教书育人和科研创新使命”的光荣。我们要继续学习黄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高尚精神,为人师表,行为世范,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更多合格人才。作为我校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力量,教师团队坚守师道初心,在钱钟书、沈同洽、徐燕谋、罗暟岚、刘重德等鸿儒大家的引领下,扎根中国大地, 瞄准世界一流,历经几代人的建设,学科综合实力取得长足进步,于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团队的成员都是归国留学人员,大家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始终将学高身正、立德树人作为自觉的追求。
近年来,团队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积极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规划、重点发展方向、高端人才实际需求,面向全球广揽名家,启动老中青传帮带的“腾龙计划”,打造了一支与世界一流学科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其中,蒋洪新教授入选欧洲科学院院士,白解红教授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全国“明德教师奖”,邓颖玲教授获全国“明德教师奖”,郑燕虹教授获教育部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名师、国家级课程思政团队负责人,曾艳钰教授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第二、要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再创辉煌。
总书记在回信中深切期望,要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高校正是培育人才的重要基地,我校又是具有“尊师重才”优良传统的师范大学,遵照总书记的期望,言传身教,引领学生们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勇于探索、开拓创新。近几年,团队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凝聚团队力量,在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团队成员、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带头人,蒋洪新教授坚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持续推进科研创新,形成了“庞德系列研究”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世界前沿水准的原创成果、“20世纪美国文学思想研究”为代表的一大批体现国家研究重大需求的高级别项目,显著提升了中国国际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此外,由他领衔国内外知名专家研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等多项外语教育国家级标准,为新时代我国外语教育改革、世界外语教育发展贡献了智慧与方案。
我们作为一支科研型团队,致力于向黄大年的科研精神学习,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研创新,攻坚克难,继续奋发图强、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继续攀登建设国际一流学科的远大目标。
第三、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书育人是教师一生的使命。我们要不负总书记的期望,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将育人和科研有机衔接,我团队教师把为党和国家培育大国良师和全人英才作为目标,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建设线上、线下、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等多门国家一流课程,编撰多部国家精品和规划教材,建成英语、俄语、朝鲜语、法语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白解红教授领衔团队获我国外语学科历史上首个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蒋洪新教授领衔的人才培养改革成果获第三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成为当届唯一的外语类获奖项目。团队培养的本科生在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中斩获全国总决赛冠军,在各级各类专业比赛、文体竞赛、双创赛事中也屡获佳绩。“肩荷使命,矢志报国”,是我们团队一以贯之的初心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积极投身、服务于国家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成立了集外语基础教育、乡村教育帮扶和考试测评研究为一体的湖南省外语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身兼中心负责人的曾艳钰教授与团队教师深耕武陵山区、罗霄山区、吐鲁番等中西部贫困地区,扎实开展教育帮扶,先后捐建10个乡村外语教育实践基地和100余个外语基础教育数据采集点,培训中小学外语教师3千余人,获湖南省扶贫工作集体记功。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既是对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前期工作的肯定,也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学习会上曾艳钰院长号召全体教师要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执着的事业追求,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培养更多基础深厚、能力过硬、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我作为一名外国语学院教学科研团队的成员,感到无比的光荣、自豪和幸福。在这几年我看到了本学科团队团结拼搏、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目睹了外国语学院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辉煌成就。我相信,外国语学院的教学创新团队在蒋洪新教授的带领下一定能够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宏伟目标。我们的目标一定实现。
(作者系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我校外国语言文学教师团队代表、全国教学名师、“潇湘学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