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1234”工作路径 扣好新生入学“第一粒扣子”
本报通讯员 罗元 阎威臻 多措并举地扎实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是搞好“三全育人”的工作基础,为此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教育,制定了年度工作方案,努力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各学院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成人成才,为了一切学生成人成才”的育人理念,按照“管理、教育、服务、发展”的育人工作思路,打造了“1234”工作模式,即“策划1次线上迎新、组织书写2封书信、举办3次仪式、细化4类引导”,上好新生大学“第一课”,帮助他们扣好入学“第一粒扣子”。
一线相连:认识我的大学
在新生录取结束之后,学校随即组织了《“易”见倾“星”等你来》等一系列学校推介与线上迎新活动,将新生迎入易班班级群组,提前在线上让新生辅导员与新生熟悉和无缝对接。报到前夕,各学院也建立网上迎新小组,通过网络新媒体等形式,开展“认识我的大学”系列活动,包括线上新生攻略与新生答疑等,如美术学院推出的“美院见你满‘新’欢喜”辅导员带你云游校园主题直播活动;地理科学学院的“导航学长”直播,对新生报到路线、报到流程、学校重要场所、宿舍环境等进行直播,缩减报到时间,方便了学生及家长了解学校情况;商学院召开线上家长会,从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生活保障、教育管理等各方面为家长答疑解惑。
两封书信:开启我的大学
入学伊始,各学院紧扣中国传统文化,借用书信这一形式,鼓励新生展望大学生活、抒发青春理想、感恩父母恩情。一是写一封信给自己,如法学院设立“致未来的自己——时光信箱”,组织新生在入学报到时写一封信给未来的自己,承载对自身发展的期待,坚定自己的理想追求,在学生毕业前夕,再将信件返还给新生;二是写一封信给父母,如数学与统计学院、文学院、世承书院等在中秋节来临之际,组织新生手写一封家书寄给父母,用文字笔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和思念,并组织开展“晒家书”“写家书”评比活动,择优展示优秀家书。
三次仪式:适应我的大学
典礼注重仪式感。学校在开学典礼仪式感营造上下大力气,将“仁爱精勤”校训精神融入典礼全程,力求在会场布置、环节设计上为每名新生带来更好的体悟。新生辅导员全体上台以“你好,我的萌新”为题寄语新生。校长刘起军教授致辞,对新生提出期望:一是养志气,树立远大理想;二是增骨气,厚植家国情怀;三是强底气,锻造硬核本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景辉结合自身经历,希望新生宁拙毋巧,讲信和睦。新老生代表上台发言,表达了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及对学校的感恩。各学院也紧密围绕校史校情院情,开展爱校荣校知校教育活动,举办了学院的开学典礼,并组织新生开展学校训、唱校歌、明校史等活动,进一步增强新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佳节蕴含温情感。军训期间恰逢中秋佳节,后勤管理处和学生工作部向新生赠送了“明月清风”月饼和“定制加餐券”,各学院纷纷开展“迎中秋,送祝福”活动,用丰富多彩的活动,缓解同学们的思乡思家之情。美术学院开展“中秋独家记忆”活动,现场和远隔千里的家长及亲朋好友视频连线,与他们共赏一轮明月,并为每名新生定制了带有“仁爱精勤”图标以及新生姓名的专属可乐;公共管理学院为每位同学定制了“师大公管”专属月饼,并组织举办“岭上影院”系列观影活动;历史文化学院定制了印有“仁爱精勤”校训与“厚德尚文、博古通今”院训的月饼;外国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等10多个学院都举办了盛大的中秋晚会,让中秋佳节充满了新意与暖意。
汇报突出成就感。学校举行了新生军训成果汇报暨总结表彰大会,分列式方阵在女子国旗护卫队的引导下依次接受检阅,战地自救方阵模拟了实地作战与战后救助,擒敌拳方阵、匕首操方阵带来了群体演练与对战实操,展现了新生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战术实战演练、反恐防暴演练等进一步培养了新生的集体主义、艰苦奋斗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了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养成了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集合在党旗下”的党旗方阵表演展现了新生“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决心和信念。整个汇报会庄重、热烈,充分展示了军训的丰硕成果,让新生充满成就感。
四类引导:奋进我的大学
讲好理想信念。学校扎实举办校院领导干部带头讲“形势与政策”、思政名师讲“价值中国”,辅导员团队讲“红色中国”等课程和各类主题报告,大力推进班团会、“四史”系列教育活动,把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与思想困惑相结合,关心关爱学生,引导青年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如生命科学学院举办了“祖国在我心中”讲座,吴秀山教授结合自身留校回国、扎根母校、登顶诺贝尔讲堂等经历,向同学们讲述爱国情、报国志;公共管理学院邀请中央马工程伦理学首席专家王泽应教授举行了线上线下结合讲座,向新生诠释“坐拥麓山、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
规划学业指导。各学院积极配强班导师队伍,在新生入学后,由班导师召开见面会,通过“我的大学”系列讲座,邀请各专业系主任为新生学习发展提供规划,向新生推荐专业书目及通识性书籍,协同帮助新生尽快融入大学校园,从专业学习、专业发展、就业规划等方向为学生提供指导。商学院全体班导师走进张公岭校区以“送给新生十句话”为题指导新生迅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美术学院班导师带学生校外考察专业展,举办教学教研成果分享会;旅游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地理科学学院、法学院班导师们纷纷走进新生寝室,为新生的学习生活解疑释惑。
强化健康理念。学校举办了新生开学第一课“校园健康教育”启动仪式,制定了《网格化校园学生健康辅导员工作方案》,校医院66名健康辅导员与22个学院建立了新生健康宣教群,并为每名新生发放“校园健康手册”,组织全体新生线上观看“健康第一课”,对“大学生医保政策”“传染病防治”“健康大讲堂”“入学体检”“心理普查”“体育锻炼”等内容精心宣讲,针对学生们常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各学院围绕学生心理、身体、食品、青春期健康等方面开展专题讲座,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
筑牢守法意识。依托“宪法小卫士”教育活动,学校全面宣传宪法权威,提升学生法律意识。组织学习《学生手册》,了解学校章程及各项奖惩制度,设计校纪校规考核,让学生在学习和考核中巩固规矩意识。开展“国家安全法律宣讲”,解读宗教活动的管控原则以及邪教、恐怖主义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自觉遵守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在人身财产安全方面,各学院围绕“防火、防盗、防诈骗、防抢劫、防计谋”五个方面开展主题教育,从宿舍电器使用、个人财物保管、电信诈骗等方面为同学们重点讲解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引导新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学校各职能部门及二级单位结合实际,想新生之所想、急新生之所需,根据专业特色,为新生青春导航,通过“1234”系列主题入学教育,扎实工作、丰富内容、全面指导,让新生更快、更好融入大学生活,为他们大学期间涵养品行、增进学识、增强体质、热爱劳动打下坚实基础,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