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新
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积极老龄观的丰富内涵
按照国际标准,社会人群中60岁以上的人口的比例达到10%,即为老龄化社会,达到20%即为中度老龄化社会。1999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1.3亿,占比为10.3%,进入老龄化社会。2022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2.8亿,占比为19.8%,接近中度老龄化社会。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必须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客观现实。面对这一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大量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积极老龄观。
习近平新时代积极老龄观的思想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和老龄工作。
1982年2月,习近平担任正定县委书记。他在全县老干部工作会议上指出,把离退休干部安排好照顾好,使他们健康长寿、安度晚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要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老干部工作。
1993年,习近平担任福州市委书记。他获得福建省“重视老年工作领导者功勋奖”,并作为获奖代表发言。他谈了四点体会,一是要以深厚的感情做好老干部工作,二是要充分发挥老同志老干部的作用,三是要把老同志老干部的晚年生活安排好,四是要重视老龄工作。他指出,办好老年人的事情,是各级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
2014年,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在接见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代表和老干部工作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时,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老干部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我们党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承载着党中央关心爱护广大老同志的重要任务。这项工作,别的国家肯定没有,其他党也没有,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的特色。一定要坚持做好老干部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正定、福建、浙江、上海和中央工作期间,通过讲话、批示、书信、文章等多种形式,发表了大量关于老干部工作和老龄工作的重要论述。这些观点和意见的提出,是习近平长期实践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习近平新时代积极老龄观的思想源泉。
习近平新时代积极老龄观的具体含义
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对策举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些讲话为我们看待老龄问题提供了根本遵循,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积极老龄观的主要思想。
什么是积极老龄观?通常认为,积极老龄观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集体学习上提出的三个积极看待: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积极看待老年生活。
积极看待老龄社会,就是要认识到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的基本国情。
积极看待老年人,就是要认识到老年人的优良品行在家庭教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和对社会成员的言传身教作用,老年人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老年人对年轻人的传帮带作用。
积极看待老年生活,就是要认识到,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
习近平新时代积极老龄观的伟大实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十三五”规划纲要都对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等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继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并宣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二十大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提出,是习近平新时代积极老龄观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回答人口老龄化这一时代课题的伟大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里的三个“结合”两个“努力”,实际上就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推动老龄事业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政策措施、工作基础、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他强调,要着力增强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观念,着力完善老龄政策制度,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着力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着力健全老龄工作体制机制。这里的四个“着力”,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行动纲领。
在习近平新时代积极老龄观的指引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系列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法规。2018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2021年11月,中办国办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近年来,实施人口政策调整、基本养老金发放改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等政策,出台《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和《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方案》等办法,都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密切相关的。
习近平新时代积极老龄观的重要意义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积极老龄观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积极老龄观体现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践行习近平新时代积极老龄观,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大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系离退休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