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宣讲引发强烈反响
本报讯 (记者 郭若兰) 3月1日上午,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湖南站)在长沙开讲。我校认真组织师生同步观看线上直播。
此次巡回宣讲活动以“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大先生”为主题。报告会上,浙江大学教授、全国最美教师苏德矿,湖南省“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总班主任、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郭晓芳,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教授、全国最美教师万荣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童梦幼儿园园长、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教师艾米拉古丽·阿不都,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刘少坤,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长、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李龙梅等6位宣讲团成员就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爱岗敬业感人事迹、引领学生追求真理、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典型案例,生动展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激发广大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宣讲活动生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在我校师生中引发强烈反响。
医学院教授王卫红:听了苏德矿教授的宣讲,非常感动也很受启发。苏教授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利用包括双休日的所有时间,运用微博、课堂直播等方式为学生答疑解惑,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他对教育岗位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他的无私奉献、创新教育教学,他的“懂、透、精、趣、情、德”“六字经”等等,让我非常受益。我要以苏教授为榜样,做一名受学生欢迎、对社会有贡献的好老师。
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刘白:认真聆听了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演讲后,很受感动。苏德矿教授甘为人梯的大师精神、郭晓芳老师永不止步的创新精神、万荣春教授协作攻关的团队精神、艾米拉古丽·阿不都园长百折不挠的奉献精神、刘少坤教授细致踏实的工匠精神、李龙梅校长淡泊名利的大家精神,深深鼓舞了我。作为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年轻教授和教学管理者,我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汲取榜样的力量,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不忘初心、教书育人的奋斗情怀,投身科研、开拓进取的敬业精神,仁以服众、严以律己的做人准则,用爱心托举学生成长,用初心奉献一流学科建设。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杨焕胜:高校教师是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等重要使命。弘扬教育家精神对高校教师来说是一种职业追求和使命担当。应当在坚守教育初心、追求专业卓越、关爱学生成长、勇于创新实践以及加强师德修养等多方面努力,通过践行敬业、爱生、创新和奉献等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为培养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法学院副教授刘顺峰:通过聆听宣讲团成员的精彩讲解,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新时代育人理念,以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定信心。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心有大我、言为士则、启智润心、勤学笃行、乐教爱生、胸怀天下”。在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背景下,我们应牢记总书记的教诲,以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来指引自己的教学之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道德研究文化院院长向玉乔: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多次发表重要论述。2023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深刻阐述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弘扬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人民教师应该发扬守正、忠诚、智慧、包容、仁爱、公平等美德,始终保持人民情怀,始终热爱人民。
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鲁良:观看了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报告会,深受启发。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教育家精神是教师群体至高的精神坐标,是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的思想基石,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深刻理解教育家精神的价值意蕴,以“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为标准,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扎实锤炼育人能力,争做“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要强化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构建党建目标与学院目标双向强化、党建团队与人才团队一体化发展、党建平台与学科平台相互支撑的相融相促发展模式,担起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更有力地推动教育科学学院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邢鹏飞:聆听“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报告会,我深受感染,也深有体会。高校教师就应该始终坚持把文章写在讲台上,把心思用在育人中,把教书当事业干,把育人当专业做。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学生的成长。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努力用真心教学,使真力科研,筑牢理论课堂主阵地、凸显移动课堂感染力、提升线上课堂吸引力、彰显开放课堂影响力、发挥名师课堂示范性、扩大直播课堂覆盖面,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深讲透讲活,引导青年学生牢记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的初心使命,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宓蜜:今天的“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是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6位宣讲代表用他们耕耘教育的亲身实践,生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让我深受教育,也更加深了我对教育家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进一步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拓宽教育工作的视野和格局,增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责任感、使命感,持续发挥教育家精神的引领作用,把教育家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和良师益友,为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李蜜:观看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聆听6位优秀教师深情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我深受感动、倍感鼓舞。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我将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立足岗位,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走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了解他们、关爱他们、倾听他们、成就他们,以深入心灵、春风化雨的育人智慧帮助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努力成为学生成长的“终身守护者”。
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小春: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充分肯定广大教师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的重要贡献,充分肯定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我作为一名思政教育工作者,在学生工作中,更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家精神的具体内涵,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六个方面抓落实,以此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罗繁荣:今天上午在线观看了湖南站的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深受感动,体悟良多。特别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已经65岁的德矿教授,虽然视力非常不好,但仍然坚持在教学中使用微博、直播、MOOC平台等各种信息化手段,走在了教学改革的前沿,给同辈教师、年轻教师树立了榜样。我校一直拥有优良的“师范基因”,近年来也通过实施师德创新实践项目,举办师德成长论坛、教育家精神与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开展师德微故事征文大赛、大学生教育写作大赛、教育名著阅读马拉松大赛(以教育家命名读书班)、宝藏老师寻访及宣传活动,建设师德云体验馆、教师教育特色文化廊厅等,传承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我们将继续用好用活教师教育育人资源,讲好传播好教育家故事,落实好师范教育的第一职责。
新闻与传播学院视听传媒系主任岳璐: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被“教育家精神”宣讲团的报告深深打动了。这些来自不同教育领域、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大国良师”爱岗敬业、帮助学生身心发展的鲜活故事,如春风拂面,又如细雨滋润,让我进一步认识到教育的伟大和崇高,也更加感受到自身的责任与使命。我们要以教育家精神为灯塔,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为实现教育强国和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林峻:江海万里长,灯塔在前方。这是一个迫切需要教育家的时代,也是一个能够产生教育家的时代。成为大先生,做一名教育家型教师,是每一位老师心中的梦想。要成为一名好老师,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把教育家精神当作初心使命,勇担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自觉把对党和国家的挚爱、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融为一体,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甘为人梯,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发向上、不负年华、不负盛世、满怀热情、培根铸魂,在时代江海里乘风破浪。
体育学院科研办主任孙意远:听了6位来自不同教育领域宣讲团成员质朴而动人的故事,我深受感动,深受教育,唤起我对教育的重新理解。他们怀着对学生的仁爱之心,身体力行展现了新时代优秀教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凸显了他们对祖国与人民的至诚大爱。比如重庆特殊学校的李龙梅老师,带领着学校的盲童走上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大舞台,奏响国际残奥委会会歌。“让这些看不见世界的孩子,被全世界看到。”从这些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中,我深切感受到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出的不平凡的教育家精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要从他们身上汲取奋进的力量,立足工作岗位,坚守职业信念,把教育家精神内化为育人能力,以实际行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强国建设中来。
附小教务处主任张红宇:6位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宣讲,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苏德矿教授幽默地讲述“学生的成长像射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的眼镜度数越来越高,视力却在无限接近0”,他近距离凑到屏幕跟前看PPT的样子,让人忍俊也令人心疼……这些优秀教师像拉家常一样将身边的事娓娓道来,看似平凡,却凸显着不平凡。这些不平凡来自在平凡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来自永远把学生成长放在自我价值的最高位不动摇!这些优秀教师的事迹让我真正了解了人民教育家的精神内涵,也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使命担当,那就是一辈子做一件事,一辈子做好一件事,躬耕教坛,为建设教育强国奋斗终身!
教育科学学院2020级本科生杨宇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此次学习中,苏德矿、郭晓芳等6位老师用切身的经历分享了自己在一线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这让我深受震撼。他们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时时刻刻考虑学生,将学生的发展摆在首位,生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铸魂。作为一名即将踏入一线教师行列的师范生,应当以他们为楷模,踏实教学、爱岗敬业,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争做新时代“大先生”。
文学院2022级本科生于子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作为师范生,也是未来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向这些优秀教师代表学习,牢记教师的光荣使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弘扬教育家精神,不负党和人民期待,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