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睿瑾
甜蜜的味道
在中国,再寻常不过的巷陌里也能飘出人间至味的香气。那是街巷中小吃的味道,简单朴素的外观并不影响美食的内涵,反而使美食本身更具烟火气息。时间流转,岁月更替,于是一条普普通通的街巷也会因为小吃的存在而成为许多人心头的牵挂。
糖油粑粑便是长沙街巷小吃中的佼佼者。因其历史悠久,长沙人对糖油粑粑的喜爱已刻入骨髓。这份对糖油粑粑的特殊感情体现在:无论何时,只要吃上几个糖油粑粑,便能使人为之一振。
老赵六十多岁了,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人,也是吃着糖油粑粑长大的。老赵的父亲曾开了一家小小的铺子,专卖糖油粑粑,于是老赵自然而然地继承了这门看似简单却精巧的手艺。父亲去世后,老赵接管了铺子,仍继续卖糖油粑粑。
一份美味的糖油粑粑的制作从揉面开始。清早,阳光倾泻在案板上,空气中飞扬的糯米粉闪闪发光。面团子在老赵的手中不断变换着形状,不一会儿,案板上就多出了好几个大面团。醒面的空档,老赵总会沏一壶茶坐在一旁,含笑看着这些个白白胖胖的面团子,像是在亲切地注视着自己的孩子。等到清晨的凉意渐渐散去,街上有了零零散散的行人时,老赵便将卷闸门拉起,开始一天的生意。
老赵从大面团上手法娴熟地揪下一个个小面团,搓成圆圆滚滚的小面团让其安安静静地躺在油锅旁的铁盘子上。接着他起锅烧油,待油热后丢下切好的几块片糖,慢慢地熬煮着。甜蜜的糖块很快融化在滚热的油锅中,老赵一边用铲子不断地搅拌,一边灵活地将一个个小面团丢入锅中。白白软软的面团很快裹上了金黄酥脆的甜蜜外衣,但吃过老赵做的糖油粑粑的人都知道,它的内里却是软糯可口。
待金黄色的面团渐渐漂浮起来,美味的糖油粑粑便做成了。用漏勺沥干多余的热油,将糖油粑粑分装在塑料碗中,再插上几根细细的竹签小心地递给顾客。“咔滋”一声咬开糖油粑粑的外壳,糖浆的甜蜜在嘴中瞬间化开,酥脆和软糯的口感交替在舌尖跳跃。咽下这一口香甜软糯的美味,幸福感便会从味蕾一路蔓延至心头。这时,在老赵铺子消费的食客们常常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而后又精神焕发地踏上征程。
一口甜蜜的味道,不仅仅满足了味蕾的期待,也填补了人们精神世界的小小缺口。寻常小巷里的烟火,数十年如一日,氤氲着平淡的幸福甜蜜。
(作者系文学院2022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