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婷
记忆里的他
明媚的阳光,恰似父亲的双眸,热烈而坚定;倾盆的大雨,恰似父亲的关怀,急切而浓烈;大树下的绿荫,恰似父亲的肩膀,宽大而可靠……在记忆织成的藤蔓中,父亲便成了那一片独一无二的叶子。
打开记忆的画卷,茫茫人海,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最终清晰地定格在了一个身影上——父亲。婴儿时期的记忆是在母亲的回忆里:“自打你出生起,你爸爸便寸步不离地照顾着你,爱护着你:帮忙换尿不湿、帮你洗澡、给你喂牛奶、逗你开心……”在母亲的描述中,我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父亲,怀里抱着小小的婴孩,正在手法娴熟地边喂牛奶边轻轻摇晃着孩子。他面容和蔼,动作轻柔,视孩子如若珍宝。人们常说父爱如山,坚定沉重,但父爱也如水,盛满一池柔情。
当我还是孩童时,每逢暑假便会迎来双抢季节。这时的大人们忙得不可开交,抢着收割稻子、种下秧苗。我顶着炎炎烈日,跟随母亲的脚步来到田埂边,一眼便看见正在辛勤劳作的父亲。他头上戴着一顶蓑帽,正弯着腰,手里拿着一大把秧苗,一拿、一插、一松,快、狠、准地将秧苗插入田里。父亲额头上的汗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伴随着插秧的动作落入田地里。察觉到我们来了,便露出两排不太整齐的牙齿,傻傻地对着我们娘俩笑,像个孩子一样。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的艰辛,但我隐隐觉得,农田好似困住了父亲的青春和热情,唯留下他黑黝黝的,日渐消瘦的背影……
在记忆里,除了种田,父亲还是一个读书爱好者。尽管没怎么上过学,但他对书籍情有独钟。从小父亲就带着我一起阅读,可小孩子天性爱玩,我觉得读书枯燥无味,时常坐立难安。但父亲从不会严厉地批评我,每当我抗拒阅读时,他经常带我去爬爬山,看看风景,沿途父亲会吟诵许多好词佳句,而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什么应景的美诗,自然是羞愧难耐。这羞愧像一根无形的绳拉着我,渐渐地我便也发奋读书,努力提升自己。回望童年,是父亲的温柔耐心和以身作则,让我找到阅读的意义,成为了更好的人。
生命中总有那么一个人,会陪着你慢慢长大。从青丝到白发,从少年到中年,世界万物变化不息,唯一不变的,是父亲对子女深沉而真挚的爱。
(作者系文学院2023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