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欢迎您访问湖南师范大学网站!今天是:

1708-4-2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0日 20:33 点击:

□谢

敏感与成长并行的十八岁

——评余华《四月三日事件》中主人公形象

十八岁,是介于幼稚和成熟的特殊状态,这个年纪的少年大多还未出去闯荡过,敏感的心理和对外在世界的无助使他们恐惧不安。《四月三日事件》中的主人公“他”便是如此。尽管十八岁少年惶惑不安,但同焦灼并存的还有主动探索的精神,一场盛大的“出走”孕育了成长的可能,十八岁少年就此认识了世界最初的图像。

小说开篇就用近五百字写“他”发现口袋里的钥匙这件事。他刚把手插进放有钥匙的口袋,就觉察有“冷漠的金属感觉”,他没有直接拿出揭晓答案,而是用手指慢慢感知它由冰冷到“温暖如嘴唇”,最后“温暖突然消失”。在知道是钥匙后,他进一步观察它的色泽、形状,联想到成长的暗示、开门的弧度和声音以及微妙的汗味。作为主人公的“他”无疑是个敏感的少年,面对一把寻常钥匙,他都有着极其细腻的感觉和丰富的联想。

他的敏感细腻,在缺乏外界引导和支撑的情况下,径直推动他走向一个陌生的世界,从而引发了一连串的恐惧和怀疑。暗恋的女孩不同寻常地看自己一眼,他便觉得是在暗示附近有陷阱,看到同学们窃窃私语便猜测是讨论一件“不该让他知道的事”,梧桐树下抽烟的中年男子,父母电话时的只言片语,商店里隐秘的视线,他的怀疑几乎在生活里不停歇地连缀,各种“似乎”和“好像”充斥了他的大脑。更可悲的是,他的怀疑没有任何依据可以佐证,他认为妈妈亲手买的油条有毒,但看不出这油条异于寻常的地方,只有心理暗示下胃的“细微骚动”。无法落地的怀疑无疑加剧了他的惶惑,他的十八岁处处是谜语和陷阱。

从开头到结尾,读者随着这个格外敏感的十八岁少年一起进行着各种似是而非的怀疑,这些怀疑到了结局也没有一个定论。文章题目中的四月三日事件没有明确指向,甚至根本无所谓它会不会发生,文本要表现的就是种种猜忌映射出的“他”的敏感多疑,整个四月三日事件就是他敏感不安心理的外化。

然而,余华塑造的主人公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观形象:他是一个在敏感惶恐的心理状态下依然有着动态成长的十八岁少年。他没有固步自封、自我焦虑,开始把心理活动转化为实际行动,他去问,去探求,乃至最后做出了乘车逃离的惊人举动。

最开始文本呈现出的他是一个寡言少语的内向少年,虽然心理历程丰富,但他的实际举动多是被动的。他的言语要么是对他人问题的回答,要么就是一两个字的简单问话,他的行动多是受父亲安排的洗碗和读书,剩下的就是梦游一般的到处走动。最开始的他没有明确想法及行动,但随着一系列不平常的事件的发生,他开始为了探究这些怪异主动出击。他怀疑敲门的是那个梧桐树下的中年男子,“出于想看到这背影的反面”的强烈想法,他就主动去搭话;他感觉商店柜台有人监视他,就坚定地去询问那个柜台的姑娘并尝试揭穿那些设计监视他的人;“他需要的已不是设想,而是证实”,他会主动去找汉生和白雪交流。为了证实自己的猜疑,他说话的字数愈来愈多,他的行动也愈发明确、有目的,他显而易见地成长了。

结尾爆发的出逃是十八岁少年下一阶段成长的明确开始。出走,是从一处自由生活的小地方出逃到一个全新又陌生的大世界去,他看到“前面是一片惨白的黑暗”,他会在成人世界里初步见识险恶、体验社会法则。尽管出走的目的是逃离现状,但孕育着他进入成长下一阶段的未来无限可能。

《四月三日事件》中的“他”不是某个特殊的个体形象,而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十八岁少年群体的典型,十八岁可能的敏感与成长都映射在了这个惶恐不安的少年身上,这段“恐惧,不安和想入非非的历史”孕育了他们成长的可能。

(作者系文学院2022级本科生)



上一条: 1708-4-3
下一条: 1708-4-1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