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青春锦绣 铸仁爱精勤
——在2024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发言
□ 肖鑫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是工程与设计学院2024届硕士毕业生肖鑫宇,非常荣幸能作为研究生代表发言。
三年前,青春洋溢的我吹着麓山的风,走进了麓山路36号的大门。犹记得,入学时,学校领导老师勉励我们,要秉承“仁爱精勤”的校训精神,珍惜岁月,奋发有为,这也成为我研究生三年一以贯之的行为准则。如今,麓山的风依旧,我们再次相聚,在新竣工的江湾体育馆共同回忆研究生时光的点点滴滴,也将带着新期望,从新地标出发,在新征程彰显新风采、展现新作为。在这重要的时刻,我想大声回应:我们做到了!
在师大,我明白了“英雄不问出处,去路皆是征途”。还记得刚踏入研究生阶段时,我常常因自己毕业于二本院校而忐忑焦虑。忐忑于自己会不会被轻易地定义,焦虑于自己会不会给课题组拖后腿。但师大用事实告诉我:从来不会!老师总是无私地带着我们申报高水平课题,带着我们在省重点工程中心最核心的岗位开展产学研工作,带着我们去到基层一线接触最鲜活的研究对象素材。研友们总是毫无保留地共享金点子、好创意,在探讨中把真理的奥秘找出来。在这里,我从来不用担心自己不够优秀,只要迈着坚定的步伐大胆前行,去探索天地,天地景观就会萦绕在身边,在这里,我从来不用担心想法无法实现,只要去释放无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去打开视野,理想的远方就会出现在眼前。
在师大,我收获了并肩作战、双向奔赴的温暖。毕业这一年,我常常被毕业、就业和升学带来的难题弄得不知所措,但好在有这样一群可爱的师大人常伴左右。他们是在我撰写毕业论文时放心不下、深夜还要叮嘱的敬爱导师,是面临就业压力时为我耐心排解苦闷、悉心解读就业政策的贴心研办老师,是在我准备博士研究生考试时,一直陪伴复习的暖心同门、不厌其烦起床为我开门的宿管阿姨。他们把期许藏在心头里,把帮助放在行动中,让人时刻都感到不管身处何方,不管现状如何,他们都会在身后的满满安全感。正是这种安全感,护航我顺利完成学业,有幸获评省优秀创新创业毕业生,能继续留在我爱得深沉的师大攻读博士学位。
在师大,我学会了“不论结果如何,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三年来,我从一个迷茫新生成长为深耕乡村振兴一线的校博士服务团暨文化创意工坊队负责人,从一个普通志愿者成长为服务全省学联学生会工作的湖南省学联驻会执行主席。三年来,我见过屡次申报项目失败时默默流下的泪水,也见过拿下全国“三下乡”优秀团队,斩获全省唯一一个“全国精品项目”时灿烂的笑容,亦见过服务全省50万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工作时责任在肩的澎湃激情。一路走来,给予我无限动力和信心的,不是荣誉和称赞,而是老师们最质朴的勉励,“鑫宇啊,没问题的,你去做就好了”“大胆一点,有进步就好”。他们抚平了我内心的焦虑,教会我要在一次次尝试中,享受成长,服务社会。
作家梁晓声说,“人应该有两个故乡,一个是现实地理的故乡,另一个则是精神上的故乡。”对我来说,湖南师大即是养育我、教育我的现实地理故乡,更是锻造我、重生我的精神故乡。今天,在这样一个离别的季节,我想代表大家,感谢学校和老师的培养教育,感谢同学、亲友们的一路陪伴指引,感谢每一位闪闪发光的自己。
最后,衷心祝愿我们2024届研究生在新的广阔天地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热血的“闯”与踏实的“干”共同绘制属于我们的锦绣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