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叙师大情 仁爱精勤记于心
——在二0二四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发言
□ 刘欣婷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是来自外国语学院的博士毕业生刘欣婷,今天非常荣幸能够作为博士研究生代表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博士毕业生,向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刻,一张来自湖南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序曲即将要迎来一张毕业证书的终章,在这两张薄薄的证书之间,闪耀着是我们一起走过的木兰路、是我们日夜兼程的科研经历、是我们麓山下求学的青葱岁月。
如果你问我湖南师范大学诸多美景中最钟意的一隅是哪里,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木兰路”。不知不觉已在这条路上走了六年。赶早八上课的日子,总希望这条路能短点、再短点,临近毕业与朋友晚上散步时,却希望它长点、再长点。尤其忘不了三四月的时候,满树的木兰花,支支朵朵挂在枝头,或密或疏、或淡或浓,有着一种令人心颤的美。如果是明月当空的夜晚,微风袭来,阵阵幽香扑鼻,你和二三好友,聊着生活日常,从这个路口走过去再走回来,阵阵笑声就这样消弭在夜色中,这是我们湖南师大学子独有的浪漫。所以拍毕业照时,虽然枝头的木兰花已不在,我还是和木兰路留下了可爱的合影。
转眼间,木兰花在我的记忆里已经六开六落,我在湖南师大的硕博之旅也即将结束。我的求学历程,见证了师大的发展迈进:我们的宿舍安装了空调,所以长沙这个火炉不再那么可怕;老校门原址落成,和对面三棵树广场相得益彰;江湾体育馆绽放新颜,用第一场典礼欢送我们毕业。在软实力上,湖南师范大学的“双一流”建设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丰富的资源,尤其是一流的教师队伍让大学之大成为现实。而我更幸运的是,两次见证了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在这样的春风下,高水平的讲座越来越多,与其他著名高校的科研合作也越来越多。我和导师合作的3篇C刊论文以及参与的科研项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的。在这里,还必须提到师大外院“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他们是师大所有教师的缩影,也是校训“仁爱精勤”的具象化。记得他们在疫情时为我们送的爱心包裹,在我们研究不那么顺利时给予的温柔的鼓励和温暖的拥抱,也记得他们在科研时的认真和勤奋,以及有新发现时眼里的光芒。“遍地蕙兰思化雨,满园桃李谢春风”。感恩遇见师大,感恩遇见师大的老师们!
今天之前,我是湖南师范大学的一名学生,而今天之后,我将成为一名教师,成为师大培养的40余万名教师中的一份子。6年前,我是一名乡镇初中教师,用英语让乡村学生见识到人生的更多可能性;而6年后,我将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继续用英语为学生打开更多人生的窗户。这一前一后,不变的是我对于教育的初心,即要成为学生前行路上的引路人。记得在“未来教育家”比赛获得特等奖之后,一位学妹问我,“怎样才能算是一位好的老师?”我回答道“用心的老师就是好的老师”。因为用心就会主动反思、主动去学,只为成为更好的引路人。我们处在一个充满机遇、充满考验的时代,也是能够施展才华、报效国家的时代,愿我们用心将小我融入大我,发挥专业所长,将青春献给祖国。
时光之河川流不息,我们即将奔赴山海,但明年师大的木兰花还会如期绽放,为我们师大学子美好的未来喝彩。
最后,祝愿母校越来越好。祝愿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所有毕业生扬帆起航终至梦想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