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倩
启 悟
初秋的西湖,微风轻拂,我有幸与我的导师彭泽润教授并肩漫步于湖畔,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
与彭老师的对话始于一个不经意的询问。他关切地问我,为何在教师节这样特别的日子里,没有向他致以问候,还错过了语言学论坛。我犹豫片刻,鼓起勇气道出了内心的曲折。暑假期间,彭老师给予我申报本科生课题的宝贵机会,并亲自指导我撰写论文。在提交论文的那一刻,我满心忐忑,唯恐辜负了恩师的期望。不料命运却开了个小小的玩笑——我不慎将这份倾注了无数心血的作品误发给了文件传输助手,导致彭老师迟迟未能审阅。
等待回复的日子里,我的内心充满了惶恐与不安,但因为怯懦一直不敢跟老师联系。然而,当彭老师得知真相后,非但没有责备,反而以温和的语气自责起来,说是自己事务繁忙可能有所疏忽。这一场误会,在彭老师的宽容与理解下烟消云散。
彭老师要我好好追思人生路上自己曾获得的爱,并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在忙碌或遭遇误会时更不应忘记对给予自己帮助的长辈和朋友表达敬意与感激。”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敲醒了我心中的冷漠和不通人情。我意识到,无论是在学术道路上指引我前行的导师,还是在生活中给予我无私帮助的朋友和家人,他们的关怀与温暖都值得我用心去铭记与回报。
在我成长的轨迹中,有一段时光是与父亲相伴。当时,我沉溺在游戏玩乐中,直至母亲从故乡归来。在母亲的管束下,我经常凌晨一两点还在做题,被责骂和体罚更是家常便饭。我曾经因为不堪忍受而对她心生怨恨。我一直认为她是一位恶毒的母亲,但当我在书桌前枯坐一天仍然解不开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时,母亲绝望的眼神和痛苦的自责却深深地刺痛了我。我恨母亲早些年离开家时不把我带走,现在还要天天打骂我,但在那一刻,我更恨自己没用,恨自己让母亲伤心,也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高二下学期,我转入私立学校。初入新环境,面对陌生的同学、严格的老师、繁重的学业,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与彷徨。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我的英语老师曾老师给予我无尽的关怀与鼓励。她敏锐地察觉到了我的低落情绪,主动找我谈心。她的话语如同春日里温柔的风,轻轻拂过我的心田。在我哽咽着向她倾诉心中的苦闷时,她轻轻地拥我入怀,那份温暖瞬间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每当我想要放弃时,都会想起曾老师温暖的笑容与坚定的话语,它们支撑着我继续前行,直至高考。
初入大学,得益于书院推行的本科生导师制度,我有幸在求学初期便得遇良师——彭老师。他不仅在学术上给予我悉心指导,还在人生规划上为我指明了方向,同时教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西湖湖畔那一番推心置腹的话,正是彭老师作为人师给予我启迪的真实写照。他让我明白,人要心怀感恩。
是呀,无论是母亲那看似严厉实则深沉的爱,还是曾老师在我最无助时给予的温暖与鼓励,抑或是彭老师在我学术与人生上的悉心指导,这些点点滴滴的帮助与关怀,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海,滋养了我成长的每一步,这些又怎能被轻易忘怀。往后余生,我一定要带着这份感恩砥砺前行,不断超越,成为一个同样可以给予他人温暖和力量的人。
(作者系世承书院2023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