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投稿  |  ENGLISH
 欢迎您访问湖南师范大学网站!

1720-4-4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5日 15:50 点击:

□李梦鑫

我的故乡在哪里

每个人都有故乡,故乡对于一个游子来说太重要了。

秋天到了,我第一次听说“一层秋雨一层凉”还是在郁达夫那里,在故乡的课堂上。这是北方的秋,长沙的秋却不是这样。长沙的秋像一个摸不着脾气的小孩,对你忽冷忽热的,不讲道理。同样是秋雨,长沙的雨就不那么爽利,一落就是七八天,实在沉闷难耐,想出门透透气,可是跑到外面,只看得到阴沉的天空。有时车子从你身旁疾驰而过,招呼不及,还得染一身泥污回来。我的故乡就不一样了。我的故乡在河南省新乡市的一个小村庄里。那里的秋守规矩,该凉便凉,该热便热,绝不搞藕断丝连的勾当。可惜,我已许久不见故乡的秋了。偶尔回家还要细细打算行程,办什么事,见什么人。行程匆匆,故乡的秋在眼里,也不在眼里。

小时候,我的故乡是我的故乡。那时总觉得世界好大,大到去一趟镇上都要好久好久。村子离黄河很近很近,近到小时候的我迈几步就能到达。我们那儿的黄河水没有那么浊,也没有那么急,到了枯水期,趟着水就能到对岸去。黄河边有许多浅滩,滩上有许多石头,早就被河水冲刷得圆润扁薄,我们常常用它比赛打水漂。

在黄河边的堤坝上,伫立一块石头,用楷体写着“官渡之战遗址”。小时候的我并不明了这几个字的意思,至于曹操、袁绍之类的名字则更是无法想象的了。那时候,我常常盯着石头发呆,由这六个字而对家乡生出一种模糊的崇拜情绪。也许家乡曾经也是一个很成器的地方,这些石头在千百年之前被用来修建壕沟、渡口,只是在千年岁月的吹拂之下,坚硬的石头变得残破,不知碎在唐宋元明清哪个朝代了。它碎得这样彻底,看不出一点儿曾经的辉煌。碎片承载着的残梦被世世代代的黄河水冲刷,最终成为孩童手中的玩具。如果有一个奇人用他无上的伟力把这些碎片拼凑起来,不知会拼凑出怎样的历史来。

长大后,我的故乡慢慢变得不像是我的故乡了。我的故乡原来的行政级别是乡,后来改成了镇。这给我带来了小小的麻烦,由于从小到大已经形成的固定思维,在填各种表格时总会写错。不过,这种麻烦并不能给我情感上的冲击,而是村庄面貌的改变让身为游子的我陷入了难以形容的迷茫。就像洄游的湟鱼,当它们成群结队躲避了天敌的攻击、恶劣的生存环境后,重回那片水域,却发现水干了、草没了。它们只能焦急徘徊,不得休憩。

我比这些湟鱼还要困倦,还要迷茫。常年在外求学让我对村里的一切感到陌生。不敢想象,我才二十多岁,村里的同龄人竟都有二胎三胎了!我想同他们攀谈,可面面相觑,只有寥寥数语,草草收场。不仅如此,村里的老人一个个相继离世,不少村民随着城镇化的浪潮,离开了村庄,投入了城市的怀抱。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原来我每一次从家乡离开,前往远方求学的背影都是对故乡的一次告别。我总以为,我回望时故乡会在原地等我,可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我就这样在一次次潦草的告别中踏上了背井离乡的旅途,想要洄游,却不得休憩。

我是个爱旅行的人,在一望无垠的沙漠中,在巍峨雄伟的高山上,在五色斑斓的山谷里,我见过许许多多他人的故乡。它们的美各有千秋,然而我总会想到我自己的村庄,大小相形,巨细反衬,我的故乡显得愈发小了。可越是这样,我就越想念自己的小小村落。可是,我总感觉故乡已经不再是我的故乡了。

我抬起头,窗外的天空暗了,空气润润的,滴滴答答,竟下起雨来。一层秋雨一层凉呵。(作者系法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下一条: 1720-4-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