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铸魂强根基 知行合一育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课系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纪实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系党支部(以下简称“概论课系党支部”)成立于2016年,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科研的中坚力量。支部现有党员15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有全国青教赛一等奖获得者、全国思政课教师课堂展示一等奖获得者、湖南省芙蓉青年学者、湖湘青年英才、湖南省教学能手等。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要求,依照“学习-研习-讲习-用习”路径,构建“理论学习+实践服务+品牌孵化”三维矩阵,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为培养时代新人注入不竭动能。先后入选学校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湖南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
以学习夯基础:筑牢思想根基,强化理论武装
支部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创新理论学习形式,打造“三学联动”机制。一是示范引领带头学。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设计专题式学习方案,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等内容纳入支部学习必修课。支委班子定期开展“书记讲党课”“支委微课堂”活动,两年来累计开展专题学习24次,其中“移动党课”走进橘子洲、十八洞村等红色教育基地6次,实现理论学习从单向灌输到情境浸润转变。二是协同联动并头学。与理工科党支部开展“1+1”联学,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研讨,打破学科壁垒;与研究生党支部建立导生共学小组,依托主题党日活动开展联合共建,取得良好效果。三是实践研习贯通学。组织党员赴长沙监狱廉政教育基地开展“正风肃纪明底线”主题党日活动,将警示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结合;依托湖南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宣传普及基地设立“党员研学站”,推动理论学习向实践转化;在刘少奇纪念馆挂牌思政实践基地,将理论课堂延伸到革命故地。
以研习提质量:深耕党建科研,孵化创新成果
支部坚持问题导向、研用结合,将党建研究与学科发展深度融合,形成“双带头人”领衔、党员教师协同的科研攻坚模式。一是聚焦党建理论创新。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等主题,支部成员先后立项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类项目30余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党建论文80余篇,其中校定二类期刊10篇。陈德祥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刘晓玲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二是打造标准化制度体系。编制《基层党支部工作制度汇编》,包括落实“三会一课”在内的14项制度,确保支部活动有章可循。三是创新组织生活形式。推行“五有”主题党日标准(有主题、有研讨、有案例、有实践、有成果),与街道、社区党组织开展联学共建,开发“党的根本组织制度”等微党课,创新提出“党建+业务”双融合评价体系等。
以讲习赋能效:传播党的声音,服务社会需求
支部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构建“三进”宣讲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一进课堂,筑牢育人主阵地。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支部党员罗薇负责“形势与政策”课程,每学期精心设计3-5个专题,将党的理论成果、方针政策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生动形象地将党的创新理论传授给学生,真正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二进社区,服务基层治理。与长沙市芙蓉区街道党工委联合创办“讲习夜校”,给基层党员送党课。近年来共举办各类干部理论研修班54个,培训干部3300余人次;100多人次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理论宣讲。三进网络,拓展思想引领新空间。运用新媒体平台创新传播形式,打造线上理论宣讲品牌,通过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多元载体,构建起“互联网+思政教育”的立体化阵地,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党的理论成果。支部委员张燮指导学生拍摄的微电影《天天向上》,获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长视频二等奖。
以用习固根本:推动成果转化,彰显使命担当
支部将党建成果转化为育人实效,实施“三个融合”工程。一是推动党建与课程建设融合。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品牌项目,建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省级一流课程3门次,省级“金课”2门次,近五年学生评教优秀率达100%。二是推动党建与教学比赛相融合。以讲授、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抓手,创新“问题链+项目制”教学模式,支部党员邢鹏飞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政课专项组一等奖,实现了学校在该项赛事上的历史性突破;邢鹏飞、陈佳先后获全国思政课教师课堂展示比赛一等奖;陈佳被评为湖南省教学能手。三是推动党建与资政服务融合。支部书记焦晓云承担湖南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重点项目,为政协部门更好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职能建言献策;承担湖南省电力党校重大招标项目,对湖南省电力党校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问题成因及其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并对未来工作提出可行有效的建议。
从标准化建设到品牌化引领,概论课系党支部以“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为支点,探索出一条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特色党建之路。面向未来,支部将继续以理论学习系统化提升思想引领力、以组织生活品牌化提升党建辐射力、以成果转化实效化提升社会服务力,完善“党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四位一体协同机制,为培养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更多师大智慧和马院方案。